陆景随手打出一片圣光,光粒如雨点一般落下,接触到人身上的时候,迅速没入人体,然后青云门的人只感觉到浑身说不出的舒爽,原本身上有些小毛病的人,骤然百病全消,甚至连境界都开始松动。
“多谢神灵恩赐!”
青云门众人无不是激动万分,全都五体投地的跪伏,满脸的虔诚。
随着陆景离开,原本宏大的异象也是很快消失不见,整个世界又变成了之前的平平无奇。
而习惯了身处仙境的众人心中怅然若失,再看这个世界,怎么看怎么不爽,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嫌弃。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前提是没有见过光明。
现在的众人就是这种想法。
在见识到了神灵创造的美好之后,自然对自己周围这平平无奇的世界不待见。
不过虽说如此,但不待见也只能忍着,除非有一天他们能够修炼到超脱这个世界。
众人心中都暗自发誓,一定要更好地信奉神灵,这样哪怕是生前身处污泥,死后灵魂也将飞升神国,在神的国度中永享幸福。
陆雪琪将众人的反应都看在眼中,心中对神灵的伟大更加的崇敬,同时心中也更加坚定了传播信仰的决心。
“各位同门,各位同道,尔等已经见识到了神灵的伟大,只要尔等能够虔诚的信仰神灵,日后定然能够得道飞升,成就长生不死之神。”
陆雪琪的声音极具蛊惑性,再加上刚刚经历过神降,众人对陆雪琪的话都深信不疑。
哪怕是暗中那些门派的探子,此刻心中都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说服整个门派的人都信仰神灵,这样他们就有可能也如同陆雪琪一样得到神灵的赏赐,日后飞升神界不是梦。
天音寺和焚香谷的人此刻也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所措。
本以为青云门祭祀神灵只是例行公事,又或者是背后在搞什么阴谋诡计。
没想到居然真的有神,而且还被他们亲眼见到了。
一想到那神圣的黄金国度,无数神威盖世的金甲神人,以及那尊仿佛涵盖诸天的伟岸身影,两人心中都不由自主的臣服了。
在见识到了神灵的伟大之后,什么佛祖,什么成为天下第一宗门,通通都比不上成神做祖。
跟不朽的神灵相比,之前的追求不过是在过家家,完全上不得台面。
二人已经决定好了,等回去之后就进行改革,谁不同意就灭了谁。
今天这一幕已经很明白,如果不能够同青云门一样,那么等待他们门派的将是灭门。
并不是说满门被杀,而是但凡有点追求的人都会前往青云门拜师,他们往后将不会找到哪怕一个弟子。
都找不到弟子了,那时间长了,门派自然会由盛转衰,最后自然而然的消失。
而且现在已经是青云门一家独大,如果青云门表现出想要一统正魔两道的趋势,到时候他们还是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除非他们肯加入青云门这个大家庭。
但习惯了大权在握,怎么可能会有人心甘情愿的放弃权力。
因此想要抓住手上的权力,那么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而且他们心中同样有一个野望,那就是飞升神国,做那永生不朽的真神。
……
“这就是那智慧之书?”
陆景手中出现了一本用混沌之皮装订而成的书册,上面用大道至理书写了几个神文,正是智慧之书。
陆景随手翻开智慧之书,发现上面的文字全部都是法则和大道交织而成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阐述了法则与大道的真理,能够助人悟道。
陆景不由自主的就沉浸在书本之中,精神思维前所未有的清明,每一个弹指间都有无穷的念头闪现,无数的智慧在激烈碰撞,产生新的火花。
陆景身上有无穷的光芒闪烁,整个人被色彩缤纷的法则环绕,如置身在法则海洋之中。
陆景感觉天地大道从来没有这一刻那么清晰,使得他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感悟,洗净了心灵的尘埃。
不知道过了多久,陆景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双眼中智慧的光芒绽放。
“好一本智慧之书,简直道尽了天地至理,这哪里是什么智慧之书,分明是真理之书。”
陆景心中激动难言,对这本智慧之书爱不释手。
虽然只是观看了一小会儿,但陆景的收获却极为惊人,很多以前看起来如同迷雾一样的法则,此刻就如同拨云见日,犹如掌中观纹。
甚至他还因此创造了几门极为了得的神通,使得他的手段更加的灵活多变,实力也更上一层楼。
可惜以陆景现在的境界,根本无法完全参透智慧之书上的大道真理,不然绝对无敌。
不过这已经够了,只要他还活着,迟早有一天能够将智慧之书上的大道至理全部吃透。
这绝对是一件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至宝,陆景已经把这本书当作了自己身上第一重宝,价值还要在世界之树还有之前得到的神皇兵之上。
得到了如此难以想象的重宝,可能会有人认为陆景刻薄寡恩,居然只赏赐出了一点点残羹剩饭,太过于小气了。
但在陆景看来,这已经是重奖。
如果没有系统的猛烈增幅,那么诛仙大世界的祭品别说是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哪怕是得到化神层次的修仙百艺传承都够呛。
诛仙大世界虽然已经创造出了修真的前三个境界,但实力也就那样,顶多相当于正统修仙的金丹期。
如果没有下一步的传承,哪怕是资源堆积如山,也只能空守宝山而兴叹。
正是因为将系统的增幅也算了一份进去,青云门才能够得到修炼成仙的传承,这已经很大方了。
如果换作一个没有系统的神,恐怕做的还没有陆景好。
陆景可是了解过这些走信仰流的神灵是多么的小气,有一些甚至只给信徒画饼,偶尔才会赏赐一些根本拿不出手的东西。
路陆景虽然真身在神国,但是他可是有分身在外界,手下有那么多的神供他驱使,每天都能够得到不少花边新闻。
这些花边新闻有一些被陆景直接忽略,有一些对他也是很有作用的。
就比如有些神专业画饼几万年,但是从来没有给过信徒什么实质的奖励,一味的压榨信徒,引发了大量信徒的不满,直接开始聚众造反。
虽然这些反贼很快就被镇压了,但造反的火焰就如同星火燎原,镇压了一场另外一场或者更多场很快揭竿而起,直接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每天收到的信仰之力也是大打折扣。
有一些神灵因为太过小气,导致信徒的信仰质量不高,信仰之力中充满了各种杂念,导致神灵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梳理这些杂念。
有一些神甚至会要求信徒每年都要举行大祭,并且还需要挑选美貌的处子进行活人祭祀,用于充斥神灵后宫。
陆景对这些神灵的短视十分鄙夷,因为这些人的眼界太过狭隘,以后注定成就有限。
神灵和信徒虽然是牧羊人和羊群的身份,神灵放牧羊群,羊群快乐地成长,牧羊人因为这些羊群而得到了优越的生活。
但神灵也要时刻的照顾着羊群,防止羊群因为发育不良而提前死掉,造成自身的损失。
没有哪只羊是只喝空气就能长大的,光想着让羊长肉,却不肯给羊吃草,羊群不饿死才怪。
神灵和信徒之间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神灵通过信徒的信仰增加实力,而信徒通过信仰神灵改变命运,获得人生和心灵上的满足。
只要满足一些信徒微不足道的请求,神灵想要获得信仰其实是很容易的。
这些神灵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已经习惯了予取予夺,哪怕是已经成了神,也依然本性难改。
神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也不过是一群掌握了强大力量的人,同样有着人的七情六欲,甚至比人类的欲望更高。
这也是神灵为什么要在信徒面前保持神秘,因为失去了这层神秘的光环,神灵也不过是一群充满了欲望的集合体,很难再让人信仰。
“嗯?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居然又有信徒进行祭祀。”陆景心念一动,感知到了有人正在对自己进行祭祀活动。
目光穿过重重维度,他看到了正在举行祭祀活动的人。
是黄蓉。
这姑娘经过漫长时间的准备,终于算是准备好了,如今正带着大宋的皇帝还有文武百官举行祭祀仪式。
终究只是武侠世界,聚集资源的速度自然无法跟超凡世界相比。
再加上古代物资运输本就极为困难,因此哪怕是降服了皇帝,利用皇帝和文武百官的影响力征集全国资源,也依然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过这宋朝的皇帝不愧是奇葩的代表,别人收集的都是一些奇花异草、奇珍异兽、五谷杂粮之类的物品,最不济也得来一点名人字画,古董珍玩儿、或者是金银珠宝。
但宋宁宗赵扩是大宋少有的几位没有玩的那么花的代表。
这家伙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也是一位虚心纳谏的好皇帝,并且也没有做出祸国殃民的举动。
而且这家伙十分崇尚节俭,别人吃饭喝茶的东西不是金就是银,要不就是用玉石雕刻而成,怎么奢华怎么来。
这家伙可谓是奇葩,他觉得这些东西会让生活变得奢靡,于是将所有的金银器具全部换成了便宜货,就连皇宫的装饰也是处处透露着节俭,与那些沉迷于享受的大宋皇帝大相径庭。
就算是这次征调天下资源的行为,赵扩也是秉持着不祸国殃民、不影响民生去做的,并没有不管不顾的穷搜天下。
因此这一次的祭品很少有粮食肉食之类的民生用品,而是一些看着稀奇、但其实没有什么卵用的东西。
陆景虽然有些遗憾,但心中也有欣慰。
一个懂得爱民的皇帝才是好皇帝,这样才不会因为一己之私将天下搞得天怒人怨,才能更好的代天牧民。
虽然会因此损失一部分祭品,但信仰才是最重要的,陆景有那么多的宝物,一个小世界的祭品多一点少一点都无所谓。
相比起祭品,陆景更看中信徒的多寡和质量,只要手下的信徒过的好,到时候就算你想少来点祭品,这些信徒也不可能同意。
对于信徒来说,是神灵让他们过得越来越滋润,那自然要感恩神灵。
而感恩神灵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多贡献信仰和祭品。
陆景要的是长期饭票,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一顿饱和顿顿饱他还是能分的清的。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宣传,再加上上行下效,如今的大宋已经形成了统一的信仰,几乎再没什么人信仰佛教和道教,炎黄神教才是主流,并且牢牢地占据霸主地位。
佛家和道教虽然并没有因此灭亡,但以往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道教还好些,毕竟道教的核心教义就是清静无为,讲究一个自给自足,就算没有信徒的供养,道教依然能过的很滋润。
但佛教就不一样了,因为和尚都是不事生产的,每天要做的事情也不多,无非就是念经打坐,要不就是大开山门收香火钱,享受百姓的供奉。
长期的养尊处优,寺庙的和尚根本不懂得除了乞讨外其他的谋生手段。
嗯,和尚上门乞讨的时候不说是乞讨,而是叫化缘。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人家讨饭的时候都不忘美化一下自己。
我跟你要钱不是真的要钱,所以我的行为不是乞讨,而是想让你跟佛祖有一个结缘的机会。
你给我了,就代表你已经进了佛祖的眼,死后定然能去极乐世界,摆脱生老病死,快快乐乐地在极乐世界享受生活。
你要是不给,那就是不给佛祖面子,极乐世界的门票也没有你的,来世还可能会投胎畜生道。
靠着不要脸还有来世理论,和尚在盛世活的可是相当滋润,一个个面色红润、脑满肠肥。
当然,也不是没有真正德行高深的僧人,一心参禅礼佛,也不接受任何信徒的供奉,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但这样信仰纯粹的和尚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社会的蛀虫,对社会没有丝毫的贡献,反而成了众多的剥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