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随着京考榜单公放,一年一度的祈福日便开始了。
毫无悬念,今年的状元便是未来权倾朝野的大奸臣——季瑜。
话说,鲫鱼汤补不补脑?
大殿之上,由皇帝向众人宣布了前十甲名单,派了专人去其家乡通告。
按照往年惯例,状元会陪同皇帝一同去万福寺礼佛。
虽说是礼佛,随从的马车中却有一辆是专门运送文书的,为的是不落下朝政之事。
这半月里,则由状元陪侍皇帝左右,处理文书。
马车离宫前,程西望就嘱咐了玉玉子留下,这可是个观察修玉的好机会。
他连季瑜都没不怕,却怕修玉闹出来什么幺蛾子,影响他的任务和养老生活。
玉玉子起初是抵死不从的,放话要回乾坤袋里待着。
是程西望说只让他坚持半月,又许了他诸多好处(其实就是画大饼),他才勉强同意的。
马蹄声哒哒,驶离宫门。
程西望同莲贵妃乘一辆马车,陪侍的还有季瑜,小桂子以及莲贵妃的贴身侍女,则是在前面陪车夫坐着。
虽然先前已经在大殿上见过了,但此刻气氛还是异常的安静。
季瑜不是典型的奸臣长相,与之相反,他的长相十分清俊,让人忍不住联想到一泓清泉,他安安静静地端坐着,满身都是书卷气。
也因着有季瑜在,莲贵妃也是一反常态地安静端庄。
如此一衬托,反倒显得懒散的程西望格格不入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哒哒的马蹄声才停下。
本着祈福的目的,程西望并没有带许多侍从。
得知皇帝要来万福寺,寺里的方丈组织了一众和尚,在寺门口迎接。
程西望在方丈的带领下去了禅房,随行的侍从们将马车上一卷又一卷的文书卸下。
好几个沉木箱子被搬了下来,大多数都是些皇帝需要晚上需要诵读的经书,需要批阅的奏折其实并不算多,因为每日都会呈上来新的。
所谓的祈福日,其实就是打着修身养性、为民祈福的由头,让皇帝没苦硬吃。
不过幸运的是,万福寺的斋菜还算美味,不会给人一种纯牛马的感觉。
白日里,方丈带着程西望简单参观了一下万福寺。
到了晚上,莲贵妃回房休息后,程西望的禅房里就只剩下他、季瑜以及研墨的小桂子了。
程西望翻阅着文书,时不时地问季瑜一些问题,季瑜总是应答如流,仿佛没什么能难倒他的。
两人谈到了夜深(其实是程西望的单方面问答)。
程西望犯起困来,开始撵人:“夜深了,状元郎也回去歇息吧。”
季瑜似乎还有些不舍,作了一揖:“臣明日再来。”
看来看去,好像季瑜才是最适合做皇帝的那个,怪不得后面这些文书都被交给他处理了,毕竟能力在那儿摆着呢。
待季瑜离开后,早已整理好铺子的小桂子,立马上前替程西望宽衣,伺候他歇息。
在案前坐了一晚上,一直弓着腰,免不了腰疼脖子疼,一躺下,程西望就马上因为疲惫困倦而沉沉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他先是去寺庙前院的大殿礼佛,再是用午膳,再然后午睡。
午睡醒来后,由莲贵妃陪同着去赏花。
傍晚时分他又回到禅房,季瑜早已在门前候着,见他过来,忙行了礼。
“你怎么来得如此早?用过晚膳了吗?”
“回陛下,臣已经用过了。”
程西望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便让小桂子将食盒里的斋菜取出来,放在桌上。
他还没用晚膳。
季瑜在案前坐着,捧着本经书,看得津津有味,耐心地等着程西望用完膳食。
季瑜似乎对朝政之事有些积极过头了,他看起来像是单纯地为了社稷尽力,但未免也太殷勤了些。
怎么会有人上赶着当免费牛马呢,程西望不理解。
说的难听点,季瑜现在就是个刚来大公司的实习小白,被大领导刁难着做一些跨阶级难度的工作。
干得好了是应该的,无非是得到几句夸奖,看得不好就要挨罚,搞不好还要掉脑袋。
程西望从他身上看出了点自己的影子,但值得一提的是,他没有季瑜那种卖力的劲头,他只想着多看会儿窗外发发呆好消磨时间。
连树上那只肥圆肥圆的鸟都是可爱有趣的。
用完晚膳,程西望指着书案上堆在左侧未处理的竹简,对季瑜吩咐:“把那边的几卷奏折拿过来,念给我听听。”
季瑜得了命令,取了奏折过来,拿过最顶上的一卷,慢慢展开,逐字逐句地念着。
念完一桩后,程西望问他有什么见地,他只短暂地思考了会儿,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他给的方案基本上没什么瑕疵,程西望便让小桂子拿了纸笔来,将季瑜说的方案写下来,盖上印章。
季瑜盯着他执笔的手,目光慢慢移到他年青的脸上,觉得这皇帝倒也不似传闻中那么不近人情。
虽然行事偶尔残暴了些,但也是肯采纳他人建议的。
“季大人?”
小桂子轻声提醒季瑜,季瑜才发觉自己盯着人入了神,连程西望何时同他讲话都没听见。
“可是状态不佳?”程西望问,他眸子里还带着点关心,毕竟这可是他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劳动力了。
试问你家唯一能犁地的牛生病了,你能不担心吗?
季瑜摇了摇头,又拿起一卷文书,念了起来。
时间在这种时候总是过得很快,季瑜放下文书,朝程西望行了礼后便离开了。
在万福寺的作息很规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知不觉,半个月就过去了,最后一天才是祈福日的重头戏。
这一天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祈福日,由皇帝带着一众官员,到布置好的台地上,上香祷告祈福,以让上天感受到国君的诚意,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虽然说这些没什么实际作用,但起码起到了心理慰藉的作用。
高台子上供奉着猪牛羊,中间摆着一鼎香炉。
据说能与上天对话的巫师在台上跳来跳去,滑稽地做着法,摇着铃,舞着剑,神神叨叨地念着听不清的咒语。
台下的人都紧紧盯着那巫师,程西望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