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托洛茨基在大阪府的镇国公府和郑清璿谈论有关于无产阶级的问题时,远在英属印度的孟买巴尔.甘加达尔.蒂拉克正在被锦衣卫以商业交流的名义秘密接触。
巴尔.甘加达尔.蒂拉克坐在孟买港口附近一家不起眼的茶馆里,手中把玩着一枚铜制的茶叶罐。对面坐着一个身着西装的男子,若不是那双锐利的眼神,任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位锦衣卫。
他是在不明白为什么明帝国会选择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毕竟自己的名字在整个印度都算不上出名,更不要说现在的他还时时刻刻被英联邦的人盯着,明帝国费尽心思避开英联邦的人来和自己谈论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你们的条件很诱人,\"蒂拉克用略带口音的英语说道,\"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我?\"
锦衣卫轻轻搅动着茶杯,茶匙与瓷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传来码头工人的吆喝声,夹杂着轮船的汽笛声。
“很简单。”坐在他对面的锦衣卫放下茶匙,“因为您比起任何人都更加激进,都更想把英国人赶出印度。”
蒂拉克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苦笑。他当然明白这个锦衣卫说的是什么意思。自己确实比那些所谓的\"温和派\"要激进得多,甚至因此多次入狱。但正因如此,他才更加谨慎。
\"激进不等于鲁莽,\"蒂拉克放下手中的茶叶罐,\"你们想要在印度布局,但英国人的势力根深蒂固。即便是我,也需要考虑其中的风险。\"
锦衣卫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蒂拉克的顾虑,“我国愿意支持印度的独立,甚至是在必要时刻出兵帮助。”
蒂拉克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出兵?你们是认真的?\"
锦衣卫点了点头,从自己的怀里掏出来了一份皱巴巴的文书,“我国对于英法的仇恨不比贵国人民的少,蒂克拉先生,亚洲是属于亚洲人的亚洲不是吗?”
蒂拉克接过那份文书,纸张因为海水的浸泡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目光在上面快速扫过。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
\"这是......\"他的手微微颤抖,\"这份协议的条款如此优厚,几乎等同于承认印度未来的完全独立地位。\"
锦衣卫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国不是亚洲的英吉利。明帝国要的是盟友,不是殖民地。\"
蒂拉克将文书折好,放在桌上。他望向窗外,一艘英国商船正缓缓驶入港口。甲板上的英国水手趾高气扬地踱步,仿佛这片土地生来就该臣服于他们的靴底。
\"你们能为未来的战争给我们提供什么?\"蒂拉克压低声音问道。
“一万杠“76”式步枪以及一百门“龙炎”84mm火炮。”
蒂拉克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一万支现代化步枪和一百门火炮,足以武装起一支规模可观的革命军。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秘密接收这批军火。
\"运输呢?\"他谨慎地问道,\"英国人在海上布下了天罗地网。\"
锦衣卫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我们会通过缅甸的商路和海上的商船,分批运送。每一批都会伪装成普通的商品,藏在茶叶、香料、棉布、陶瓷、矿产中间。英国人查得再严,也找不出破绽。\"
“当然,我国的友谊不是空穴来风。我们需要在将英国人赶出印度以后你们能够帮助加入大明的战争之中,这就是唯一的条件。”
蒂拉克陷入了沉思。加入战争?这对印度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目光掠过窗外熙攘的码头,那里的工人们正在搬运着写着\"大英帝国\"字样的货物箱。
\"战争......\"他轻声重复着这个词,\"您说的是对英国的战争?\"
锦衣卫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锐利,\"不,是更大的战争。欧洲的火药桶即将爆炸,英国会顾不上它在亚洲的殖民地。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我相信您知道大明作为德国的盟友,一旦爆发战争我国就必须在印度方向上打通前往奥斯曼的道路。\"
蒂拉克感到一阵战栗。他听说过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野心,也知道俄国对巴尔干的觊觎。但他没想到,明帝国已经在为这场尚未爆发的战争布局。
“我国完全相信您的能力,以及相信印度人民反抗英吉利暴政的决心。”锦衣卫手里的茶匙不断搅拌着茶杯里的茶叶,“亚洲,永远是亚洲人的亚洲!”
蒂拉克握紧了拳头,他能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正在无声地转动。窗外的月光穿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如印度人民即将迎来的黎明。
\"我需要时间,\"他缓缓说道,\"这不仅仅关系到军火和战争,而是整个印度的命运。\"
“七年。”锦衣卫的声音听不出来一丝感情,“这七年的时间,我国会把这一万杠‘76’式步枪和一百门‘龙炎’84mm火炮交付到您的手上。”
蒂拉克站起身,走到窗前。夜色中的孟买港灯火通明,远处传来汽笛的长鸣。他凝视着那艘英国商船上飘扬的米字旗,仿佛已经看到它被印度的三色旗取代的那一天。
\"七年......\"他喃喃自语,\"1914年。\"
“好吧,我答应贵国会加入这场世界大战,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们必须确保将英国人赶出我们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