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毅这一路上,可是跟着云依凝和沈墨寒夫妻俩,赚了不少银子。
自然对他的财神爷毕恭毕敬,连带着沈家大房的其他人,待遇都好了很多。
等大家走过了猛虎寨的范围,速度才放慢了下来。
云依凝和孔姨娘坐在车厢里面,云依凝将一万两的银票直接给了孔姨娘。
孔姨娘见状急忙摆手拒绝,“这不行,我们都是一家人,你管家用钱的地方多,不用给我银子。”
“娘说的哪里的话,一来我对管家的事情真的不感兴趣,再说了,手上总得留下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说着,就找了一个银镯子,里面含有机关,不仅可以将银票藏在里面,还藏有暗器。
孔姨娘不会武功,要是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这个银镯子是可以保命的。
这个是在空间仓库翻出来的,对于云依凝和沈墨寒来说作用不大,孔姨娘用着正好。
她坚持将镯子戴在了孔姨娘的手上,并且仔细的讲解了使用的技巧。
孔姨娘知道云依凝是担心她,学的也认真。
“娘,那一箱子珠宝是给你留的,以后等在岭南定居了,安稳下来,你平常就可以戴。我们沈家到了岭南以后,算是新生,只要有条件,什么都可以。”
孔姨娘没有想到有一天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她不是贪恋正室夫人的位置,而是想和自己的孩子能说说话。
一开始的小愿望已经实现了,并且还得到了更多,孔姨娘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心里很是感动。
她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笑着说道:“我们沈家毕竟是被抄家流放到岭南的,一到岭南我们就买穿金戴银的,要是被有心人盯上了,怕是要找我们麻烦。”
这一点云依凝还真是忽略了,“没事,到时候我们肯定要找个赚钱的营生,到时候再正大光明的拿出来佩戴,也是合情合理的。”
孔姨娘知道云依凝心里有数就行,看着已经戴在手腕上的银镯子,稀罕的不得了。
做完这些以后,云依凝就出去坐在了车辕上,和沈墨寒一起驾车。
后面的沈涛看着前面大房的男丁,现在都不用戴枷锁赶路,心里就是一阵嫉妒,有些气闷的回到了牛车里面。
贾氏看着突然进来的沈涛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不是说要出去透透气么,你怎么这么快就进来了?”
说话间,贾氏手中做衣服的手不停。
毕竟到了岭南以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光景呢,趁着现在有时间就给大家多做几身换洗的衣服。
沈涛脸色难看,将脸转向一旁,不悦的说道:“还能是为什么?我刚出去一看,大房的所有男丁都不用带着枷锁了。再怎么说我们也是沈家的人,现在二房和三房遭受的这些,不就是因为被大房的人连累了?现在倒好,大房的人在路上过的有滋有味的,我们二房和三房的人才是真正的被流放。”
贾氏闻言,心里也很不舒服,为了求证真实性,还将帘子掀开,看着前面的队伍。
果然看到了大房的人都已经不带着枷锁了,也被气了回来,“果然这样,我还以为是有什么误会,现在看来,最大的误会就是太给大房的人脸面了。不行,等会休息了,我一定要上去问清楚,这也太欺负人了。”
沈涛不耐烦的说道:“行了,现在我们和大房的人都闹翻了,都还没有缓和,你现在去闹有什么用?”
贾氏才不管那么多,“现在我们一家人都跟着大房的人被流放了,还下了大狱,遭了老鼻子罪了。之前大家都过的不好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是现在大房的人有这个能力,只顾着自己享福,我就不愿意。”
贾氏虽然是个妇人,但是说的话正好也说中了沈涛的心思,索性就闭了嘴。
二房的马车上,也同样上演着这一幕,不高兴的人却是程氏。
“你是个榆木脑袋吗?这么大的事情,你都能无动于衷,你还是个男人吗?”
程氏现在已经顾不上害怕沈老夫人了,相比于已经过去了许久的事情,当下的利益更让人心动。
程氏的心思沈铭不知道,只以为是单纯的嫉妒。
“你......大哥一家也是今天才有这样的特权,这一路上跟我们都是一样的。”
“一样什么一样,大房的人这一路上,枷锁在脖子上才带了几天?你晚上睡觉都得带着,卫家的就更不用说了,连牛车都比我们沈家的少,你别告诉我你看不出来。”
“这......”
沈铭一脸为难,不知道怎么解释,“我能理解的你的心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大哥这一路上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了,而且和官差大人关系好的是墨寒那孩子,不是大哥。大哥都只是受益人,又不是大哥和官差关系好,我们为难大哥有什么用。”
流放路上已经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所有带着枷锁的男丁都有有些受不了了。
看着沈家大房的人都能将枷锁卸下来放松放松,虽然不是长时间的不佩戴,至少有可以放松的机会。
沈铭也想找沈祥说一说,可是知道沈墨寒连自己父亲的面子都不给,更别说他们这些二叔了。
这一路上,沈铭看的清楚,要是不作妖,以后有用到沈墨寒的地方,说不定人家还愿意帮一把,要是惹急眼了人,说不定就更不会管他们了。
不管沈铭怎么劝,程氏就是不饶人,两个人在牛车上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
走在前面的沈老夫人都听到了,就让沈诗诗去传话,如果程氏还闹,等到了边关就一纸休书,随她去。
在京城监牢的时候,程氏确实是想要休书的,不想跟着沈家一起流放。
但是在京城外十里亭的时候,程氏发现娘家人,竟然一个都没有来送,并且还偷偷的派人送来了断亲书。
要不是去集市上采买东西的时候,有个小丫鬟急匆匆的往她身上撞,她都不知知道娘家竟然已经舍弃她了。
这也是为什么流放以后,程氏的态度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