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棠拉住陆良辰的手,低声说道:“这段时间你都瘦了。”
陆良辰连轴转许多天了,眼底布满红血丝,人也憔悴不少,姜海棠看着心疼的不行。
又怎么忍心让他如此自责?
“我这不是没事吗?你就别担心了,我以后会更加小心的。”
姜海棠低声安抚陆良辰的情绪。
“嗯,我也会让人多留心。”
李家人确实留不得了,竟然死性不改的还想对海棠下手。
那他们就没有存在的
“等你忙完这段时间,教我打拳好不好?练好了,这样我就能自保了。”
如果她也能学一点防身拳法,今天就不至于这么被动。
对姜海棠这个想法,陆良辰十分赞成。
“等我忙完这几天我们就开始练,这两天你要是有时间,在家里做些简单的运动。”
“好的。”
“棠棠,练拳很苦,我不忍心让你受这些苦,可我没办法时刻在你身边保护你。”
“再怎么苦,还能比我以前在乡下的日子更苦吗?”姜海棠浅笑着将自己的手轻轻摩挲陆良辰的手背。
养了这么长时间,姜海棠的手比刚来的时候好了许多,但依然粗糙,尤其是手心。
陆良辰轻轻抱着她。
“良辰,今天以后,咱们彻底把硌委会的人给得罪了,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风暴。”姜海棠不无忧心地说。
“那些人,越来越肆无忌惮,搞得乌烟瘴气。”
陆良辰话中有气愤,更加有无奈。
“好在我们厂受到的波及不多。”姜海棠感慨。
纺织厂现在都算难得的净土,厂里并没有乌烟瘴气,而是井然有序的生产状态。
“海棠,我这边可能需要到八月十五,这几天,你务必要保护好自己。”
赵凯看不到陆良辰回去,跑出来找陆良辰。
隔着窗户,他正好看到陆良辰和姜海棠腻腻歪歪地凑在一起说话。
看着自家团长那不值钱的笑,他掩嘴偷笑,转身回客厅里去了。
几个队员坐在客厅里瞎聊,看到赵凯回来,疑惑地问:“队长,你不是去帮忙端饭了,怎么空手回来了?”
“咱蹭饭得有眼色,别打扰人家小两口亲近……”
赵凯一句话没说完,陆良辰和姜海棠端着饭出现在门口。
“会说你就多说点,赵凯!”
听到陆良辰的话,赵凯忙两步跨过去,谄媚的笑。
“团长,我来,我来,怎么能让您端饭呢?您招呼一声,有我呢。”
陆良辰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姜海棠端着金灿灿的南瓜饼落落大方的笑着。
这些天,陆良辰辛苦,他手底下的这些人也辛苦。
一个都是黑眼圈红血丝,满脸疲惫,憔悴不堪。
“你们辛苦了,平日里要多照顾自己。”
“谢谢姜工。”
“谢谢嫂子!”
姜海棠听到他们喊嫂子,还有点尴尬。
“嫂子,我们没保护好你,你还做这么多好吃的给我们,嫂子我们以后会加强安保的。”赵凯诚恳地说。
“这么大的厂子,再怎么加强安保,他们想进来也不难。”
姜海棠并不觉得是赵凯他们的问题。
硌委会这些人,想进纺织厂办法多的是。
几个门卫,根本拦不住他们。
“你们快吃,吃完了休息一会儿,又该上班了。”
姜海棠给几个人分发筷子,陆良辰拉着她坐下。
“你别光顾着招呼他们,都这会儿了,肯定饿了。”
几个大小伙子挤眉弄眼的看着陆良辰。
小伙子们饭量都很好,大盆的菜大盆的饼子,一会儿时间就炫得一干二净。
“嫂子做饭真好吃,什么时候再有机会吃嫂子做的饭就好了。”一个长相粗犷的小伙子憨憨笑着说。
“你们有什么想吃的,给我提前说,我做好给你们送过去。”
陆良辰说:“别搭理他们,食堂里饭菜管够,不用你辛苦。”
说着,陆良辰还警告地瞪了几个小伙子一眼。
他家的小姑娘已经够辛苦了,可不能再为了别人劳累,他会心疼的。
赵凯嫌弃地说:“团长,您以前可不这样,都和我们有福同享的。”
“想享福,自己找媳妇去!”陆良辰骂道:“我媳妇我心疼。”
几个小伙子又嘻嘻哈哈几句,这才告辞。
陆良辰说:“我也得走,有事让顺安这小子来找我。”
“我知道。”
转眼就已经到了中秋节前一天,中午,康小夏跑过来过来找姜海棠。
“海棠姐,我们去领福利,这一次福利不错,每个人有三斤苹果,两斤月饼呢。”
姜海棠放下手中笔,笑着说:“着急什么,还能没了你的?”
康小夏扯着她的袖口晃了晃:“海棠姐,月饼也就罢了,苹果要是去的晚了,就只有该挑剩下的了。”
姜海棠站起身,康小夏拉着她一路朝着库房跑去。
初秋的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等二人到了库房门口,已经排起六条长长的队伍。
工友们交头接耳的声音混着苹果的清香。
她们前面两个女工正踮脚张望。
短头发的中年女工说:“听说这次月饼是天生园的,他们家的五仁馅可好吃了!”
“就是太贵了,平日里谁舍得买啊。”
姜海棠低声问:“这一次月饼都是五仁馅的?”
“嗯,都是五仁馅的,咱们厂好久之前就预定了,才能一个人分两斤。”
康小夏在厂办工作,消息总是灵通一点。
“我其实更喜欢家里自己蒸的月饼,吃起来香甜可口。”康小夏说。
“明天正好休息,我今天晚上发面,明天早起先蒸月饼,到时候你过来,月饼管饱。”姜海棠嬉笑着说。
“那我可就真来了啊。”
他们家里每年也蒸月饼,可她只能吃一小块,剩下的要留给男人吃的。
“真来。”
她们前面排队的人不少,但队伍行进速度也快。
很快就轮到她们了。
月饼是用油纸包包好的,每个人一包。
苹果是散放在箩筐里的,人来了才称。
果然,康小夏说的是对的,留到最后的苹果,肯定不如前面的。
发放苹果的是后勤的人,他们未必能将全厂的人都认清楚,但要紧的人还是认得的。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特别受领导器重的姜海棠,还有厂办上班的康小夏。
“姜工、康干事,你们来了,月饼一人一份,交票领取。”
他们这一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客客气气的和二人打招呼。
“辛苦你了。”姜海棠拿出两张票连同网兜一起递给他。
“一人三斤,一共六斤,高高的足秤。”
男职工手脚麻利的装好苹果递给姜海棠。
姜海棠接过网兜,红通通的苹果十分喜人,她将两包月饼一并装到网兜里。
康小夏家里有三口人在纺织厂上班,她领了三份。
“海棠姐,这一批苹果真好,看着就好吃。也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能再发苹果不。”
“只要咱们厂的效益越来越好,往后的福利肯定更好。”
两人刚转身要往回走,就听到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