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位期间,还干了什么蠢事。”晋昭公问道。
\"真没了,公父。“晋顷公捂着自己红肿的脸,说道。
“就是范鞅也学着郑国前任为政子产。在自己的封地上,把刑罚刻在鼎上,颁布了成文法,中行寅、赵鞅都支持他。”
“文公爷爷以来的习惯法被他给废除了。”
“???不是?范鞅那家伙有什么资格刻刑罚于鼎啊!”刚缓过来的晋悼公又被气炸了。
“子产那好歹是当国子皮准许的。“
”他范鞅在自己的封地上,以私法,代替我的公法。这是什么意思?”晋文公不满道。
“这是想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把你的影响,在制度这个层面,也一起连根拔起呗。”楚庄王继续道。
“你们刚才不是还在说大晋药丸药丸吗?”
“怎么现在又认识不领情了?”
“人家这个一个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上私自搞这种事,就是完全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了吗?”
“唉!我只是不愿相信这就是现实罢了。”晋文公幽幽道。
范鞅私筑刑鼎的事情传到了鲁国。
正在赋闲的孔丘听了这件事,既愤怒,又无奈。
愤怒是因为范鞅一个卿大夫僭越私自立成文法。
无奈是因为感叹晋国很快就要灭亡了。
他一直认为,晋国应该遵守唐叔虞传下来的习惯法度,以作为百姓的准则, 不该把成文法公布于众。
卿大夫们按照他们的前后位次来维护它,百姓才能尊敬贵人。
贵人因此才能守住他们的家业。贵贱的差别没有错乱,这就是所谓法度。
“纵观群里的白品。”楚平王又出来抗议了。
“河亶甲差点葬送了大邑商。”
“周幽王、周平王两父子内讧,使得强大的姬周沦为成周城主。”
“晋顷公自断臂膀,一波操作把自己干成了傀儡。”
“这都过了多少年了,虽然吴国咄咄逼人,但我楚国到现在不还是好好的吗?”
“费无极确实不行,但不是已经被令尹子常卖了吗?”
“令尹子常虽然有点贪财,但这其实无伤大雅。”
“综上,寡人怎么也不至于白品,论述完毕!”
“唉!你还在做梦呢!”系统用他的机械手摸了摸楚平王的额头。
“也不烫啊!我还以为你烧昏了,在那胡乱言语呢!”
“???”
“你们楚国那个左司马沈尹戌的预言,很快就要实现了。”
吴国在吞并徐国及钟吾国,并得到了孙武奉送的孙子兵法后,实力更加强大。
“大王,现在您已经稳坐王位,吴国也已经灭了徐国和钟吾,实力大增。”
伍子胥早就按耐不住了,他多少日夜不能寐,多少次绞尽脑汁的细细规划。
早就已经计划好让楚国这么死了。
现在他一做梦,就能梦到自己在父兄坟前告知大仇得报的情形。
今年是他奔楚的第十二年,他的报仇计划,终于可以开始第一步了。
“臣请立刻出兵伐楚!”
“呵呵!伍卿放心,寡人乃是守信之人,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办到!”吴王阖闾呵呵一笑。
“楚平王昏聩,伍卿早就对他恨之入骨。“
”想必伍卿早就有对楚良策,寡人听之!”吴王阖闾向伍子胥拱手道。
“楚国现在刚经历过费无极之乱,人心惶惶。”伍子胥拜道。
“令尹子常又是一个见利忘义的,诸卿之间彼此不和,只求自保,都不想承担责任。”
“我们可以把军队分成三支,对楚国展开车轮战。”伍子胥继续道。
“只要他们出兵抵御,我们就立刻撤退;等他们收兵回国,我们再换另一支部队上。”
“这样子多搞几轮,楚军必然疲劳不已。”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让三军全力出击,绝对能打得楚国屁滚尿流!”
“善哉!妙啊!伍卿不愧为伍卿啊!”吴王阖闾赞道。“就这么办!”
“妙什么妙?这伍子胥这不是完全抄袭我和智罃想出的办法吗?”晋悼公回忆了一下。
“三驾疲楚,确实是有不小的效果。”晋悼公看了看另一侧的楚共王。
从楚庄王进入聊天群开始,楚王殿就重新融合到了周王殿东周pLUS分殿中里。
经过诸君的和(大)谐(打)商(出)议(手)。
群主齐桓公一声令下,周王殿东周pLU分殿的南部和北部划分给了晋楚诸君。
“是不是啊,楚君!”
“晋国的小辈,想欺负我儿子是吧!”楚庄王立马站了出来,挡在了楚共王面前。
“我只是说事实罢了,哪有欺负你儿子。”晋悼公默默道。
三驾疲楚是阳谋,专门针对楚国这种地员辽阔的国家。
换个小一点的国家,自然不能用这招(直接可以横扫过去了)。
作为对楚宝具,果然卓有成效。
从天子匄九年开始(好久没出现纪年了,都快给忘了。),一直到天子匄十一年。
吴军多次进攻楚国,左司马沈尹戌多次救援,疲于奔命。
楚国终于忍不了了。
天子匄十二年,楚令尹子常主动攻吴,至豫章。
他见吴国水师布满了大江,子常放松了警惕。
谁想这是吴军布下的疑兵,吴军主力走陆路绕道了楚军后方。
发动突然袭击,楚军大败,吴军趁机攻取了南巢。
攻取南巢后,吴军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而令尹子常依然没有吸取教训,不知悔改,我行我素。
由于他天天向蔡国索贿,蔡君实在是受不了了。
请求晋国伐楚,晋国由此组织了晋、齐、宋、鲁、卫、郑、陈、蔡、曹、莒、许、邾、顿、胡、滕、薛、杞、郳十八国会盟,把能叫的都叫来了。
当蔡以为这次能摆脱楚国威胁时。
结果盟会才刚开始,晋国上军佐中行寅这家伙和令尹子常一个德行,向蔡君索贿。
蔡君自然是拒绝的,不然晋国帮他打赢了楚国,又有什么意义?只是换了个人要钱罢了。
中行寅心眼忒小,怀恨在心,直接建议接替魏舒担任元帅的范鞅回绝蔡君要求。
范鞅见叫了这么多人来,如果一点事都不干就散伙。
实在是面子上过意不去,于是默许蔡国灭了沈国。
其他诸侯看晋国诸卿越来越将自身的利益凌驾于晋国的利益之上,对维持霸主秩序越来越没有兴趣。
也就越来越不安分起来,特别是齐国。
楚国借着为沈国报仇的理由,进攻蔡国。
蔡国见晋国靠不住,于是向吴国求救。
“大王,楚国在无德无能的令尹子常的治理下,已经混乱不堪,众叛亲离。”
伍子胥一听到蔡国求援的消息,喜出望外,即刻进宫面见吴王阖闾,一见面就直接跪下。
“伍卿这是何意,突然行如此大礼?”
吴王阖闾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下阶,想要扶起伍子胥。
“臣请大王亲自领兵攻楚,虽然有些风险,但一定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伍子胥一脸坚毅,注视着吴王阖闾,等待着他的决断。
“好!既然伍卿有此信心,寡人就御驾亲征一回,叫那楚人看看我大吴的厉害!”
吴王阖闾领着吴军沿着淮水逆流而上,沿途唐、蔡二国也派军队来助阵,一路深入,直至汉水东岸,楚国腹地。
楚令尹子常吓坏了,急忙在汉水西岸布防。
楚左司马沈尹戌吸取了当初豫章之败的教训,决定学习当初的吴军。
建议令尹子常继续在汉水牵制吴军。
他从一旁绕道渡过汉水,从后方毁吴军停留在淮水上游的船只,吴军必然恐慌。
他再从后方与令尹左右夹击,吴军必败。
然而令尹子常先是允诺了沈尹戌,沈尹戌走了后又改变了主意。
不知道哪里来了勇气,突然雄起,主动出击进攻吴军。
吴楚多次交战,打的天昏地暗,鬼哭狼嚎,从小别山一直打到大别山的柏举。
楚军不但没有打败吴军,反而疲惫不堪,都开始怨恨令尹子常不听沈尹戌的话起来。
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料定楚军已经被子常搞得军心涣散吗,擅自率前锋进攻楚军,楚军大乱,吴王阖闾见机率主力跟上,楚军大败。
按照楚国传统,战败的将军要自杀谢罪。
子常不想谢罪,抛弃了大军,出奔郑国。
楚军一路西退到清发水(长江的支流),吴军一路追击。
“王兄,当初楚庄王邲之战大败荀林父,荀林父撤退渡过黄河时晋军断指可掬。”夫概继续建议道。
“先渡河的盼着快点逃命,后渡河的羡慕嫉妒恨,此乃人之本性尔!”
“我们如果逼楚国逼的太紧,反而会让楚军团结一心,只会弄巧成拙。”
“不如先放任楚军过河,等他们渡河渡到一半,自乱阵脚到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再袭击。”吴王阖闾采纳,再次大败楚军。
“好家伙!拿我当年大胜的经验,来对付我的国家,我真的是好家伙!”
楚庄王一看道楚军柏举大败,立马把想要偷偷躲起来的楚平王给抓了回来。
他自己亲自出手,带着一个爹两个孙子暴揍楚平王。
揍累了一看屏幕,这个夫概的计谋,真把他给气笑了。
楚军一路溃败到汉水东岸,打仗打了太久,实在是太过饥饿,本来起锅煮饭。
结果很快吴军又追来了,只好落荒而逃,煮好的饭全被吴军吃了。
吴军吃饱饭后,越追越有力,再次大败楚军。
沈尹戌听说楚军主力已经大败,令尹子常不知道跑跑哪去了。
只好放弃原先计划,带着申息之师,回援主力。
可惜寡不敌众,饶是沈尹戌及其部下英勇作战,还是败给吴军,申息之师也损耗殆尽。
在激战中沈尹戌,已经受了重伤,浑身是血,无法行动。
他看着逐渐合围的吴人,对一旁的副官句卑郑重说道。
“你不要管我了,带着我这个累赘,你也逃不掉的。”
“唉!我曾经带着你侍奉吴王,现在自然不愿做吴人的俘虏。”
”你把我的首级割了,献给大王!”
“告诉大王,我沈尹戌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没有对不起楚国。”
哪怕是这十来年,楚平王和令尹子常把楚国搞的一团糟。
整个楚国从上到下都弥漫着糜烂的气息。
他依然保持初心,兢兢业业保卫楚国的疆土,不与子常之流同流合污。
至今,已经战到了力竭之刻。
副官句卑含着泪水,连连摇头。
“此乃军令!”
最后句卑还是听从了沈尹戌的命令,按他说的照办了。
“唉,没想到楚国现在这么乌烟瘴气,居然还有如此忠义的人物。”
楚庄王边揍楚平王边感叹道。
“可惜,英雄末路,独木难支啊!”
pS:要离刺庆忌此事可信度不高(《左传》里庆忌直接活到了吴王夫差时期),不采信。
孙武此人至今还争议不小,简单提一下吧。
沈尹戌大概率不是楚庄王之后,具体论证这里先不说了。
他儿子是着名的寓言叶公好龙的主角叶公。
周敬王十四年的主要诸侯:晋定公、楚昭王、齐景公、秦哀公、宋景公、卫灵公、鲁定公、吴王阖闾、越王允常
霸主:无
次强:晋(六卿)、吴、齐、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