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隐阁的白鸽掠过中原大地,将“玄阴教已灭”的消息传至各门派。苏若雪望着掌心融合了九派信物的雾隐令,其上的荧光纹路已化作完整的江湖舆图,每处光点都代表着一个接受过雾隐阁救助的角落。练云铮倚着竹楼栏杆,竹哨声中多了几分释然:“玄阴教的火种已经扑灭,或许我们该回雾隐阁了。”
花无缺却皱眉看着新收到的密报:“少林传来消息,达摩院首座发现藏经阁的《易筋经》残页上,竟有玄阴教咒文渗透的痕迹。”林羽调试着最后一枚水墨暗器:“恐怕邪功余孽已渗入武林核心,需彻查到底。”
三日后,雾隐阁众人抵达少林寺,却见山门前聚集着数百名江湖人士,人人颈间都戴着雾隐阁的竹节徽记。首座高僧合十道:“自雾隐阁重建,江湖正道有了主心骨。但近日常有弟子出现幻听,似被邪功蛊惑。”
苏若雪运转剑意查探,竟发现人群中数人瞳孔闪过黑红色光芒——那是玄阴教“夺舍蛊”的征兆。她挥剑划出清露剑意,光芒所到之处,蛊虫化作青烟,露出众人惊恐的面容:“他们被蛊毒控制,并非本心。”
藏经阁内,花无缺在《易筋经》夹缝中发现一张人皮面具,面具上的咒文竟与竹影此前提到的“无明残片”同源。林羽突然指向窗外:“看!雾隐阁方向有青光冲天!”
众人赶回时,只见雾隐阁的竹林被邪功染成黑色,墨羽带着弟子们在山道上布防,其左臂已被蛊毒侵蚀:“竹影突然闯入,说要取走《万川归海录》,还说……还说他才是真正的雾隐宗传人!”
苏若雪冲上竹楼,正见竹影手持无明残片,试图强行打开存放典籍的青铜柜。他紫色眼瞳中跳动着黑火,面具下露出半张咒文密布的脸:“苏若雪,你以为真能彻底消灭玄阴教?我们的教主早已与地脉融为一体!”
“竹影,你被邪功控制了!”苏若雪挥剑阻拦,却见七修剑意对其毫无作用,“白师叔若泉下有知,定会痛心!”
“白逸尘?他不过是个妄图阻止时代的蠢货!”竹影甩出黑雾,竟将竹林化作吞噬剑意的黑洞,“当年黑袍大人本可带领江湖走向巅峰,却被雾隐宗的伪善所阻!”
危机时刻,苏若雪突然想起《清浊双生经》中的偈语:“清浊同源,非黑非白,唯有仁心,可破万劫。”她放弃攻击,将七修剑意化作柔光笼罩竹影,竟引出其体内的白逸尘残魂虚影。
“竹影……当年我收你为徒,是希望你传承侠义,而非复仇。”虚影轻叹,“放下执念,方能解脱。”
竹影抱头跪倒,无名残片碎成齑粉。苏若雪趁机以清露心法净化其体内邪功,却见残片碎片中飞出无数光点,最终凝成一枚透明的“明心佩”,与雾隐令完美融合。
经此一役,雾隐阁彻底摧毁了玄阴教最后的据点。苏若雪将《万川归海录》公开传于江湖,各门派终于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武力征服,而是携手守护。在少林寺的见证下,雾隐阁联合少林、唐门、碧波宫等门派,成立“江湖守护同盟”,共同订立《新侠义宪章》。
暮春时节,苏若雪站在雾隐阁的了望台,看着弟子们背着竹剑走向江湖各地。练云铮送来新制的竹灯,灯罩上绘着各门派的徽记:“墨羽说,现在江湖上最流行的歌谣,是《雾隐七修剑传奇》。”
花无缺整理着最新的侠义名录:“苗疆的解毒堂已救治三万百姓,塞北的牧民送来了新的竹节图腾,江南的画舫分舵开始传授禅剑合一之法。”
林羽指着远处飞来的白鸽,鸽哨声与竹哨共鸣:“东瀛武士送来挑战书,说要见识雾隐剑意。”
苏若雪轻笑,七修剑在身后凝成虚影:“那就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侠义之道。”她望向竹林深处,白逸尘的虚影正与初代祖师的虚影重叠,竹节徽记的青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整个江湖。
至此,雾隐阁的故事暂告一段落,但属于新一代侠士的传奇,才刚刚开始。在某个雨后的清晨,当你路过一片竹林,或许会听见竹哨声与剑鸣交织,那是雾隐剑意仍在江湖流转,守护着每一个心怀正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