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小鬼子为什么那么难打吗?”朱豪问道:“武器装备比我们好,这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士兵,文化素质比我们高!”
“一个普通的鬼子兵,可能都认识字,看得懂地图,会熟练操作和保养自己的武器,甚至懂一些简单的战术配合。而我们呢?”
朱豪环视着在座的军官,许多人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我们很多士兵,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大字不识一个!枪怎么拆,怎么保养,全靠老兵手把手教,一知半解!地图?那是什么玩意儿?能吃吗?”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军官们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所以!”朱豪语气加重:“从今天起,我们要减少单纯的体能训练时间,增加技术训练和文化学习!”
“技术训练,包括各种武器的精通使用、拆解、保养,基本的工兵作业,如挖掘战壕、构筑工事,还有简单的通讯联络等等。”
“文化学习,主要是扫盲!目标是让每个士兵,至少能认识五百个常用字!能看懂简单的命令和布告!有余力的,还要学习看地图,学习算术!”
这个决定,在军官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师座,这……能行吗?”一个团长迟疑道:“让当兵的读书识字?自古以来也没这个规矩啊!他们能学得进去吗?有这个时间,不如多练练拼刺刀!”
“就是啊,师座。”另一个营长附和道:“读书是秀才的事,咱们是丘八,拿枪打仗就行了,学那些玩意儿,能杀鬼子?”
“为什么不能?”朱豪反问:“你们以为鬼子都是傻子吗?他们正是因为懂得多,学得快,所以战斗力才强!我们为什么不能学?难道我们天生就比鬼子笨?”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你们想想,一个看得懂地图的士兵,和一个看不懂地图的士兵,在战场上执行任务,谁的效率更高?谁的生存率更大?”
“一个懂得保养武器的士兵,和一个连枪膛都擦不干净的士兵,谁的枪在关键时刻更能打响?”
“一个认识字的士兵,能看懂命令,能写家书,甚至能看懂宣传标语,这对士气的提升有多大作用?”
朱豪的声音掷地有声:“不要觉得读书没用!知识,就是战斗力!我们要学习鬼子先进的地方,才能最终打败鬼子!我希望,将来我们144师的每一个弟兄,拉出去,都能顶得上半个军官用!”
“我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朱豪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朱豪的道理简单粗暴,却又无法反驳。
“我赞成!”黄平第一个表态。
“我也赞成!”
“师座说得对,是该让弟兄们学点东西了!”
最终,所有军官都表示服从命令。
新的训练计划很快推行下去。
一时间,五里堡军营的景象变得有些奇特。
操场上,除了队列和体能训练,更多的时间被用来进行武器分解结合、模拟射击、战术动作等技术训练。
而在训练间隙和晚上,各个营房、甚至露天的空地上,都摆起了小黑板,由识字的军官或者老兵担任教员,教士兵们认字、写字。
士兵们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着,或者用军政部特批下来的少量纸笔,歪歪扭扭地写着。
虽然困难重重,许多人甚至从未握过笔,但学习的热情却异常高涨。
因为他们师座说了,学会这些,就能多杀鬼子,就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当然,推行新政总会遇到阻力。一些习惯了老一套训练方式的老兵油子,对读书识字嗤之以鼻,觉得是花架子,甚至在课堂上捣乱。
对于这些人,朱豪毫不手软。
抓到几个典型,直接拉到全师大会上,当众执行军法,打得皮开肉绽。
同时,他又设立了奖励机制,学习进步快、考核优秀的士兵,可以获得额外的肉食、甚至是大洋奖励。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再加上刘元勋遗训的激励,以及朱豪本人的威望,这场轰轰烈烈的“军营扫盲和技术升级运动”,总算是步入了正轨。
只是,在平静的表象之下,新的矛盾也在悄然酝酿。
一些思想保守的军官,虽然表面服从,但心里却对朱豪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颇有微词。
而随着三个月期限的临近,关于那一万支枪的疑问,也如同幽灵般,在军营上空徘徊不去。
……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三月初。
春寒料峭,但五里堡军营里却是一片火热的景象。
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和文化学习,144师的新兵们已经脱胎换骨。
队列整齐划一,口号响亮有力。
操场上,不再仅仅是枯燥的队列和体能,更多的是各种实战化科目的演练。
武器分解结合的速度越来越快,咔嚓咔嚓的金属撞击声清脆悦耳。
战术训练场上,士兵们分组进行着进攻、防御、迂回、穿插的演练,虽然动作还略显生涩,但已经有了章法。
到了晚上,营房里灯火通明,不再是赌博和闲聊,取而代之的是琅琅的读书声和写字时沙沙的摩擦声。
“张大山,你这个‘国’字又写错了!中间是‘玉’,不是‘王’!”教官拿着根树枝,指点着一个憨厚的士兵在地上写的字。
“嘿嘿,班长,俺知道了,下次一定写对!”张大山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变化最大的是士兵们的精神面貌。
他们不再是刚入伍时那群茫然、散漫的乌合之众,眼神里多了自信和坚毅,身上也渐渐有了一股军人的杀气。
每天早上升旗时,那句“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誓言,吼得地动山摇,直冲云霄。
朱豪看着这一切,心中颇为欣慰。
这支部队,正在按照他的设想,一步步走向强大。
孟猛这小子也进步神速
。不仅把勤务兵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而且学习极其刻苦。短短一个多月,已经认识了近千个汉字,还能看懂简单的地图标识。
朱豪甚至开始让他旁听一些低级军官的战术会议,有意培养他。
“将军,这是今天的训练报告和后勤报表。”孟猛将几份文件整齐地放在朱豪桌上,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朱豪拿起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黄副官整理得还清楚。”
站在一旁的黄平摸了摸鼻子,苦笑道:“师座,您再这么夸下去,我这副官都要被这小子顶替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嘛。”朱豪哈哈一笑。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依旧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