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一面对欧阳午良的怒斥,却显得异常冷静。他挺直了身子,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我不过是个小地主,做的也只是些小买卖而已。”
欧阳午良听到这句话,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李三一,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劲来,咬着牙道:
“你!你!算了,你说吧,你到底想要多少?”
李三一见欧阳午良终于松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慢条斯理地说道:“两千套,一套一百两。”
欧阳午良一听这个价格,顿时跳了起来,他怒不可遏地吼道:“你这是敲诈!那些盔甲、武器根本不值这些钱!”
李三一却不慌不忙,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毫不示弱地反问道:“呵呵,王爷您可是参与过朝政的人,对于盐铁专营这样的国策应该再清楚不过了吧?您一个王爷,究竟是从何处购得如此之多的铁矿来打造这些武器盔甲呢?”
面对李三一的质问,王爷显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冷笑着回答道:“没想到你这小小的地主竟然也懂得不少啊!不过两千套实在太少了,我要五千套!”
李三一自然不会轻易妥协,他立刻回应道:“两千五。”
王爷见状,眉头一皱,提高了声音:“四千!”
然而,李三一并没有被王爷的气势所吓倒,他依然坚定地说道:“两千六。”
王爷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怒视着李三一,大声吼道:“三千!”
李三一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缓缓说道:“成交!”
王爷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三一,他显然没有想到李三一这么快就答应了下来。
“你!!!”王爷指着李三一,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三一微微一笑,解释道:“只能卖您这么多了,毕竟我们自己也需要用这些武器盔甲来武装力量啊。”
王爷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也知道再争下去也无济于事,于是他无奈地说道:“行吧,那什么时候进行交换呢?”
李三一想了想,回答道:“尸体、伤员和武器盔甲可以整套地交换,现在就可以开始。每一百人为一个单位,这样比较方便,您觉得如何?”
王爷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然后转头对身边的人道:“按男爵大人说的办,去吧!”
“是,王爷。”那人领命后,转身离去。
李三一也对身边的麻伟吩咐道:“麻伟,你负责交接吧!”
“是,大人。”麻伟应了一声,便上前与对方的人开始进行交接工作。
实际上,昨天麻伟就已经率领着亲卫队前往大夏东南州的王爷府,将所有事情都商议妥当。所以,今天所进行的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当桌子两边只剩下两人时,欧阳午良突然独自提起椅子,径直走到李三一面前,然后稳稳地坐了下来。他面带微笑,开门见山地对李三一说:“男爵大人,我想和您做笔生意,不知您意下如何?”
李三一闻言,并未露出丝毫惊讶之色,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哦?王爷想做什么买卖呢?”
欧阳午良嘴角微扬,轻声吐出一个字:“盐。”
李三一略作思索,紧接着追问:“多少?”
欧阳午良反问道:“你有多少?”
李三一毫不犹豫地回答:“一百万石。”
欧阳午良似乎对这个数量并不感到意外,他继续问道:“价格呢?”
李三一伸出两根手指,镇定自若地说:“二十文,每斤。”
欧阳午良眉头一皱,显然对这个价格有些不满,他质疑道:“你这价格可是翻了一倍啊!”
李三一却显得很淡定,他回应道:“就这么多。”
欧阳午良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也行,不过以后的价格必须降到十五文。”
李三一爽快地答应道:“可以。”
这一百万石盐,其中有五十万石是鱼富贵最近收集到的食盐,另外五十万石则来自关口库房的收缴。至于这些盐究竟是关口自己积攒的,还是没收商队的,就不得而知了。
欧阳午良紧接着问:“什么时候交货?”
李三一稍作思考,回答道:“晚上吧?这样安全一点。”
欧阳午良表示同意:“行。”
李三小心翼翼地从桌子下面的抽屉里取出几个小巧玲珑的物品,然后轻轻地放在桌面上,展示给欧阳午良看。
“王爷,您对这个生意有没有兴趣呢?”李三微笑着开口问道,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欧阳午良的目光落在那些小物件上,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他显然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有些甚至是他在长安时就已经知晓的。
“这些……你真的能够搞到?”欧阳午良难以置信地问道。
李三自信地点点头,回答道:“当然,王爷。这些药酒、丝绸、麻布、竹纸都是我府上的产业,而香皂和香水虽然不是我直接生产的,但我也有办法从长安弄到。”
欧阳午良稍微思索了一下,接着问道:“那么,它们的价格如何呢?”
李三详细地报出了每种物品的价格:“药酒十两银子一瓶,竹纸六十文一张,丝绸……麻布……”
当他说到香皂和香水时,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香皂五十两一块,香水五十两一瓶,香水是一两一瓶的。”
欧阳午良听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心里权衡着利弊。最后,他点了点头,说道:“可以,不过我希望在大夏国内,只有我一家能够经营这些商品。”
李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没有意见,王爷。您只需要告诉我交易的时间和数量,我会按照您的要求准备好货物。不过有个事情说在前面,我只保证我只卖给你一家,其他人从长安贩卖到大夏,和我无关。”
欧阳午良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这次交易结束后,本王会派人联系你,商讨具体的细节。”
“没问题,王爷。”李三连忙应道。
事情谈完,两人也不多废话,各自带人离去。
李三一派他的亲卫队伍长石小毛率领一队人马,前往他的封地去寻找管家荻华,并命令他们将前段时间囤积的食盐全部运回来。在开战之前,李三一是特意让管家收集食盐的,不仅包括自家囤积的那一部分,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才五十万石而已。这些食盐都被存放在新建的男爵府里。
从封地到男爵府的距离并不远,只有四五十里路,所以石小毛他们一行人如果快马加鞭的话,晚上应该就能到达目的地。要是连夜赶路,也能跟上交易。
然而,李三一对此毫不知情的是,欧阳午良在与他谈判结束后回到王府,又一次大发雷霆,摔坏了好几套昂贵的家具。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欧阳午良的心情却突然变得异常愉悦,仿佛中了头彩一般。
原来,这一切都与大夏国的盐市有关。由于威国的盐在大夏国的市场上占据了六七成的份额,而如今这边的关口突然封闭,导致盐的供应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盐价就像坐了火箭一样,从原来的二十五文一斤飙升到了七八十文一斤!
这样的高价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他们不惜跋涉几百里,从草原绕道去贩卖食盐。
而李三一这边,麻伟他们在晚上顺利地完成了食盐的交易。
欧阳午良则马不停蹄地命令下属连夜赶路铺货,他首先将东南州的食盐价格拉到了五十文一斤,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也能卖到六十文上下。仅仅一天的时间,欧阳午良就不仅收回了所有的成本,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哈哈哈,还是做买卖赚钱呀!”
“知道李三一这小子是个妙人,早都结识了,还打个锤子仗,赔了关口要塞又折兵。”
“不行,这几天把食盐卖完了,赶紧把其他东西也弄过来。能做生意赚钱,谁愿意卖命呀!”
欧阳午良独自在书房大笑起来。
———
两天后,李三一与大夏国王爷把战死重伤的将士和盐的交易结束。
李三一见到林万户后,迅速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其他人在场后,开口说道:“舅舅,这次的交易非常成功,我们一共卖出了大夏将士的尸体和重伤者共计四千七百人,总共获得了六万两银子!”
“多少?”
林万户听到这个数字,不禁瞪大了眼睛,露出惊讶的神情。虽然他对贩卖尸体的计划一直持有迟疑的态度,但考虑到这是尚书妹夫的嘱托,他最终还是决定答应李三一的要求。
李三一见林万户没有反对,心中暗自得意,他继续说道:“嘿嘿,这次可是个特例哦!这小子一次死了这么多人,如果不赶紧安抚人心,他的封地肯定会大乱的。”
林万户听了李三一的话,也不禁笑了起来,说道:“你还真是会挑软肋啊!”
李三一得意地笑了笑,接着说道:“还有呢,舅舅,我们这次还卖掉了三千套盔甲和武器,价格可是三十万两银子哦!”
林万户听到这个价格,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毕竟,他自己也是个懂军事的人,对于这些装备的价值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本来不值得这些钱的,五六十两都用不了,主要是多么多武器、盔甲没有一家能够给他提供的,就咱们可以。机会只有一次。”李三一再次解释道。
“你小子不会真的给了三千套完整的吧?”林万户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
李三一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仿佛自己真的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你看舅舅说的,我哪能像个奸商似的啊。”
林万户见状,心中的疑虑愈发加重,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看着李三一,
“还真是!”
李三一被林万户这么一盯,顿时有些不自在起来,他赶紧解释道:“三千套肯定是没有啦,不过缝缝补补的话,两千套还是有的。”
听到这里,林万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点了点头,“好吧,对待敌人怎么都不为过。”
李三一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们这次缴获的食盐,也卖给那王爷五十万石!”
“有这么多?”林万户显然有些吃惊,他原本以为这次的收获会比较有限,毕竟他们一直都在关外清除残兵,并没有深入到关口里面去。
“还不知,我之前特意去打听了一下,主要是因为前期这些守将扣押了大量的商队,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这一切都是从上次欧阳午良开始筹备战争的时候开始的,这小子原本打算发动战争,然后将威国这边的食盐生意彻底垄断。只可惜,他最终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不仅如此,他还一直禁止这边的食盐进入大夏境内,导致食盐的积压越来越多。”李三一详细地解释道。
“哈哈,你这小子的运气可真是太好了!”林万户不禁笑出声来。
“这次交易的食盐数量是五十万石,但我并没有将这笔款项入账,剩下的那些就留给我们驻守在这里的官兵们使用吧。”李三一说。
“嗯,这样的安排很不错。”林万户满意地点点头。
“每斤食盐的价格是二十文,总共加起来就是一百万两银子。”李三一如实汇报。
“咳咳……”林万户突然被一口茶呛到,差点喘不过气来。
“真的有一百万两这么多?”林万户满脸惊愕地看着李三一,两眼放光,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紧紧地盯着李三一的眼睛,似乎想要从他的眼神中找到一丝破绽。
“是的,千真万确,而且已经钱货两清了。”李三一非常肯定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