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孙承宗带着浩浩荡荡的军队,终于到达了贵州。李自成盘算一下自己手底下只有80,000人,面对朝廷30多万人的军队,自己肯定是打不过对方。
宋献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过李自成手下的第¥1猛将刘宗敏这个人可不好打发。
根据太子朱小松给自己调查的报告,算命先生就开始想了,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安排。
朱小松在两个月之前,就开始盘算这件事情了。刘宗敏这个人英勇善战,父亲就是上吊自杀了,交不起租子,母亲那就带着他当上的乞丐,后来在舅舅的抚养下长大成人。
这个人从小对官府,那就是非常的不满意,哪怕是对有钱人豪强也不满意。说白了,这就是天生的顽固的反抗分子。
曾经跟铁匠当过一段学徒,擅长打造兵器,而且跟将士同甘共苦,现在掌握着李自成最精锐的一万多人。
这种人因为小时候受到过刺激,有一种强烈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性格。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从来不会投降,而是会选择顽抗到底。
李过李自成的侄子,对于李自成来说,这是自己最相信的人。掌控着李自成最关键的核心卫队。
太子朱小松只能给算命的写封信,暂时不要动,自己另有安排。
在一个月之前,想来想去还得自己亲自出马,经过短暂的训练,北京三大营现在有60,000新军,朱小松觉得暂时也没什么事儿,不如自己出发去一趟。
毕竟这个天下第一反贼李自成,可不是白给的,陈圆圆年纪现在还小,自己也不知道现在对方在哪里,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想推动政治和经济改革改,首先要抓住军权。
孙承宗带领的人,基本上都不是自己人,如果要让这30多万人全部都死在贵州,恐怕也不好弄。
朱小松还是征求了皇帝朱由校的意见,一个人快马加鞭,肯定是不敢去,必须带上北京的三大营。
如果带着人突然之间离开,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现在的大明王朝跟以前可不一样。虽然路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到了贵州后绝对有一场恶战。
人太多了,路上会非常慢,人太少了,又有一定的风险,最终只带了10,000人,一万人全部都是骑兵。
顺便给秦良玉写了一封圣旨,让她带领军队在湖北等待自己,算下来自己手里有25,000人,应该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朱小松趁着夜色带着人坐着,马车就出发了,别人骑马自己坐马车,这一路上还是非常顺利的。
差不多经过20天的时间,终于和秦良玉的军队会合了,经过详细的统计,骑兵兵有三万人,步兵有20,000人。
这时候孙承宗的军队已经到达贵州,对于李自成来说,压力是非常的大,但是自己绝对是不会投降的,历史上就没有投降的人能够过好日子。
当朱小松带着秦良玉将军来到大营的时候,孙承宗突然之间看到太子到来,也不知道这小东西又要搞什么事情。
一场规模最大的军事会议就召开了,看地图,所有的人都明白,在平原作战和山地作战是不一样的。
李自成曾经带领军队尝试离开贵州,可是发现根本就没有机会,外面的反抗力量太大了,外面的军队,人家只是守城,自己如果强行想要攻打,损失太大。
派了很多探子侦查情况,结果得到的信息就是,现在想出门,那是非常困难,没有身份证根本就进不了城里面。
就算是在农村,口音不对,肯定会引起当地官府的注意,对于举报没有身份证的人有奖励,被抓了很多人,才打听清楚了。
现在老百姓的日子非常好过,只要你肯劳动,那绝对是饿不着,没钱了,非常容易的能够赚到钱,只要你肯干活。
现在大明王朝不但在修路,而且还在进行大规模农村改造建设,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那是非常的大,工资又非常的高,一个月能够赚15个大洋。
五个大洋就能够让一家三口吃喝一个月了,干一个月可以休息三个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造反,
李自成手下的人只能在贵州,这里能够种植农业的土地太少了,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打猎还能吃肉,可是兄弟们不可能每天吃肉不吃粮食。
除了产药材,好像也没有别的能够拿出手,偶尔有个矿脉,你运送不出去也没什么用,除了自己打造兵器铠甲之外,这些东西真没用。
明知道朝廷30多万人过来剿灭自己,自己手下的兄弟们肯定要好好安排一下,兄弟们达成一致,坚决不愿意投降,主要还在于自己手底下这几个主要将领,至于这些中层的官员都没有说话,毕竟老大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想要决战在山上,那肯定是不行的,在平原上决战,这是唯一的机会。孙承宗一点都不傻,拥有非常丰富的军事经验,只要把你的粮食和你的盐巴断了,你又有几分力气?
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主要是这个地方是山地太多,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最终的结果就是自己手底下只有80,000人,再多的话就吃不上饭了。
要说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好处,做出来的酒特别好喝,兄弟们,虽然肚子上受点委屈,喝酒确实非常方便的,饿了肚子就喝点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