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将司礼监最后一份奏疏给批了红,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疏,刘瑾脸色略显苦涩。
通政司那边送来的内阁奏疏,几乎都要过刘瑾的手,他每天需要处理的奏疏比朱厚照还要多,每日兢兢业业。
北疆缺钱了他拨钱,江南需要修堤坝,也是他拨钱,户部的钱财有时候捉襟见肘,刘瑾只能想办法自掏腰包,他没扯谎,下面孝敬给他的钱,他真的没留下多少。
他要这么多钱也没有什么用,索性将钱全部花了下去用于民生建设。
可是……处在庙堂,身不由己啊,他既然已经获得如此大的无上权力,就该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
当他后知后觉复盘了安化王起兵的事件后,他才知道这次针对他的打击报复究竟手段究竟多么厉害!
刘瑾压根想不出来会有什么保命的方式,他不想太子爷为难,以文官对自己憎恨的程度,最后给自己凌迟都不为过。
刘瑾叹口气,望着身边的小盒子,那是他给自己准备的白绫,他想死的体面点。
只是再也没办法陪伴太子爷了,想到这里,刘瑾心里有些苦涩,他自幼就是太子身边的大伴,陪着太子长大,几乎将太子爷当成亲儿子看待,对太子的忠心无需多言。
他不愿看到文官们逼太子,也不想看到太子亲自下令让他死。
白绫挂在墙梁上,刘瑾默默的站在了桌子上。
“本王还没让你死。”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刘瑾赶紧停下动作,忙不迭匍匐跪地,对朱厚炜道:“老奴参见蔚王殿下。”
朱厚炜淡漠的乜他一眼:“本王还没让你死,谁也不能让你死!”
“且在这等着候命。”
“喏!”
朱厚炜在进入乾清宫的时候,恰好遇到一名锦衣卫千户官,他趴在地上不断给朱厚炜磕头,希望朱厚炜能救一救他的干爹。
然后才有了朱厚炜来到这里的一幕。
交代好刘瑾后,朱厚炜便径直去了后宫,找到了弘治皇帝。
“怎么又来了?”
弘治皇帝狐疑的看着朱厚炜,老爹现在也是一脸愁容,今天给朱厚照和朱厚炜分别交代了事,他知道给朱厚炜交代的事最是困难。
想要保住刘瑾,谈何容易。
他想了一天,都没有想出来什么两全之策。
朱厚炜对弘治皇帝道:“父皇,我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弘治皇帝意外的看着朱厚炜,道:“你说说看。”
朱厚炜道:“让两京十三省的太监在最近这段时间在地方作乱。”
他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还没接着说,弘治皇帝便已经知晓二儿子的想法,不由惊愕的道:“是个好办法!”
只是说这句话的时候,弘治皇帝脸色却不是那么好看。
他知道这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但其中的危害不言而喻。
高层的斗争,苦的总是百姓,天空星罗密布,百姓皆为棋子。
朱厚炜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地道:“父皇,方才我在正阳大街遇到了杨廷和。”
“是他对我说的。”
朱厚炜将刚才在宫外遇到杨廷和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脸色更加不好看,这些事如果是朱厚炜想出来的,那没有什么,朱厚炜是自己的儿子。
可他杨廷和却是大明的臣子。
杨廷和越是聪慧,弘治皇帝就越是担忧,这样的臣僚,未来未必不会反噬君主。
臣僚越聪明,反而让皇帝越担忧。
“厚炜,如果有一天,一旦杨廷和生出异样的心思,不要手软!”
“你大哥是他的学生,或许会念着情谊,朕不能让他做欺师灭祖的事,你可以!”
“但凡他生出一点心思,立刻杀了,不要犹豫!”
看得出来,老爹现在都开始有些忌惮起来了杨廷和。
“好!”朱厚炜重重点头。
果然,越是做到高位,苦难和无奈就越多,肮脏见不得人的腌臜事也越来越多,逼着你去做一些你不愿意做的事。
尽管你认为这不对,这忘恩负义,可政治就是这样的血腥和残酷。
弘治皇帝道:“就按照你说的去办,朕会拖两天,让地方上快点见效。”
“喏!我现在去吩咐刘瑾。”
“嗯,去吧。”弘治皇帝挥了挥手。
少顷,朱厚炜便再次找到刘瑾,淡漠开口道:“让你的那些干儿子和干孙子们在两京十三省敛财作乱。”
刘瑾忙不迭道:“小奴不敢!”
“让你做就去做,越快越好。”
“还有,本王说了,我没让你死之前,不要自作聪明,你这点小心思,能比得上杨廷和?”
刘瑾不明白什么意思,但还是道:“喏!小奴这就去办差!”
……
朱厚照的旨意分别传到了哈密和陕西,略微让朱厚照可惜的是,这次没能亲自出征。
多么难得的机会啊,就这么白白错过。
不过朱厚照也知道,这次的平反不重要,事态紧急,他也就没胡闹了。
当杨一清接到朱厚照的旨意后,立刻调哈密精兵一万,朝甘肃方向迅速挺进。
如果没有朝廷兵部的调令,杨一清是无权节制兵马去甘肃的,要是他真有这个权力,大明各地都将不再安全。
虽然安化王号称十万大军,但杨一清早就分析过安化王手中的军队成分,真正能打的也不过只有甘肃的几个卫所和宁夏的一个卫所,合起来不过六七千人。
余下的恐怕都是甘宁一带吃不起饭的乱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化王又何尝不是做了一件好事,用这种方式接济了一下大明的灾民呢?
在杨一清挺兵东进的时候,陕西总兵马昂也调了一万多军队朝西进和杨廷和兵马形成犄角之势,将安化王的造反控制在甘肃境内,避免事态再一次扩大。
大明两个地方最精锐的兵马尽出,安化王这场造反被平息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宁夏。
宁夏布政司使戴枞也知道要到了收网的时候,安化王是一定不能活着,避免祸从口出,也是该用到仇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