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徐州过完了中秋,八月十六,弟弟子由已启程离开徐州,到南都赴留守签判任了。

弟弟走后,苏轼又开始回味与弟弟子由的相处时光,“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这是苏轼作的《初别子由》诗中所言,在苏轼眼里,子由不单单是自己的胞弟,更是自己的一位贤友。

不过,这世上的否泰之事,该来的总会来的。

熙宁十年的八月二十一,决堤而出的黄河水已抵达徐州城下。

但在身处汴泗最下游的徐州百姓眼里,这些水都已是司空见惯的了,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都想着不出几天就会水落石出。

“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答吕梁仲屯田》),作为州守的苏轼,也像往常一样,没有丝毫的惊慌,只是觉得原本清澈的泗水变得浑浊而已。

“门外吕梁从迅急,胸中云梦自逶迟。”(《次韵吕梁仲屯田》)这是苏轼在次韵吕梁屯田郎中员外郎仲伯达的诗句,说明当时的水势已十分迅急,本来重九还想约仲屯田一起登高赋诗,但由于大水的阻隔已经不能实现了,只好以诗见寄了。

吕梁,在这里并非山西的吕梁。

北宋时,吕为宋邑,县对泗水河,上有石梁。吕梁就在彭城东南五十七里,大约是泗水流至吕县,积石为梁也。

好朋友王巩屡次相约重九见访,可久等不至,苏轼正好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心境,在大水围困的徐州城里,他只有将书信交给将官梁交带去京城了。

提点京东路刑狱的李清臣将调任史馆任国史院编修官,由孔宗翰前来接任。二人都曾在京师向朝廷举荐过苏轼,想让皇上召回苏轼以禁内,但都没有实现。

在老李的任命下达之后,苏轼于台头寺的雨中作诗相送,还让李邦直也呈给孙洙一读。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二》)这首诗后被理解为,汉文帝时期的贾谊,曾写过《过秦论》来指出秦的过失,苏轼将自己比作汉朝的贾谊,意欲李清臣做了史馆职后,将自己仁宗朝时所进的二十五篇论载入国史,来引起统治者的警示。

不管咋说,诗中透露出此时苏轼对于朝中的变法仍是耿耿于怀。

刘攽(字贡父)被罢了曹州任,将要调去管理朝廷的仓库,离开前有恋恋不舍之意。

苏轼觉得,刘攽在曹州平盗有功,朝廷不该如此。大家都在为他鸣不平,因此苏轼就在驿站的书信里附笔致以慰问。

到了十月二十一日,徐州城下的积水已经深达二丈八尺九寸。

徐州城因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山,从上游而来混有大量泥沙的黄河水在此沉积下来,竟然清澈见底得可怕。水面竟高于城中地面一丈多,徐州外小城的一角露出水面的仅剩三版高,城中百姓全都惊慌失措,整个徐州城已经岌岌可危。

苏轼实地走访后发现,彭城地势北高南低,这里的城墙,其高度低于东城墙五米到十米,是易受洪水冲击的薄弱点。城南之戏马台,地势甚高,南与土山、云龙山相连,是道天然屏障。

问题是,南城墙与戏马台之间,有一道天然缺口,宽约五百米,成为洪水走廊,历来是抗洪筑堤的重点地段。堵住这个缺口,才能有效阻拦泗水河道溢出的洪水向西漫延。

以前彭城多次被淹,问题都出在这个缺口上。

这次洪水抵达彭城后,虽然尚未波及城南,但暂时的平静,孕育着更大的风险。一旦洪水从东西两面漫延过来,形成夹击之势,古城将陷于灭顶之灾。

面对此种天灾,苏轼在征求当地父老与年长者的意见后,赶紧召集精壮民夫五千人,加上看守奉化牢城的士卒,开始日夜不停地修筑堤坝。

苏轼采纳了老人们的意见,以这两条大堤作为基础,加宽加高,分东西两路进行:

东路从小市门附近的城墙开始,向南稍西延伸,止于戏马台东麓。西路从戏马台西侧的新墙门开始,向西伸展,在古城西南隅拐弯向北,止于南京门以北。

十月初二,京东路安抚使闻知苏轼带领徐州百姓抗洪之事迹,特上奏朝廷给苏轼请功。

过了三天,黄河水渐退。

当初大水压境之时,正逢天雨不止,城中富户均争欲出城避险。

面对这种情况,苏轼临阵高呼曰,假如你们这些富裕之家都出城了,城中将民心动摇,那么我与谁来共同守城。没有人守城,徐州城将会毁于一旦,到时候你们这些富户的家产也将会不保!请大家相信,只要我苏某人在,水就绝不会败城!

于是,遣人将富户们都劝回城里,人心始安。

苏轼身穿蓑衣,拄杖穿梭于雨中,亲往各个抗洪点查看,路过自己家从不回去。各处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官民,都被苏太守的精神所鼓舞,都纷纷表示,太守大人都不惧洪流,我等草民有何惧之,这不正是我们效命家乡的千载难逢之机吗?

于是乎,在大水逼城、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苏轼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修筑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的抗洪长堤。

与杭州、惠州的苏堤相比,徐州的苏堤建得最早,路线最长,最壮观,这是一条护城堤、救命堤、千秋功德堤。

正是因为它,彭城抗住了大洪水,一城十万生灵才免于涂炭。

熙宁十年(1077)秋。

十月十三日,黄河水终于复归故道。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着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口的根本原因。

据统计,在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十六次。其改道的路径,最北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并入长江。

而北宋时期苏轼面对的这次改道,在黄河的改道史上虽然算不上大的改道,但足以使苏轼亲身经历了这条“母亲河”的奔流无常。

“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鱣。”这是苏轼在黄河水患得以遏制之际,有感而发的一些有关黄河改道历史的感慨。

据今天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来看,苏轼所言,在历史上都是真实的较大的改道事件,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对黄河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十月二十六,朝廷恩准了杭州知州赵拚( 字阅道)的上书,把龙山的废佛寺妙王院改为道观,让钱氏后裔中道号“自然”的道士住持。

再把钱氏建在钱塘的坟茔、祠庙交给自然道长,把建在临安的交给当地净土寺的僧人道微掌管,并每年度脱一名僧人,使钱氏的祠庙世世代代有人掌管。

赵拚的目的是,汉代窦融将河西王郡归还了大汉之后,光武帝就下令当地官吏重修了窦氏先祖的坟墓,并用太守之礼祭祀他们。

而江南钱氏的功绩远在窦融之上,如今家庙破败,不足以劝勉奖励忠臣,慰劳答谢一方百姓应有的态度,所以要求朝廷对于吴越王钱镠家族有一个肯定的态度。

天子接到赵拚的请求后,立即批复照准。赵拚是苏轼的老朋友,且文采没说的,所以说为钱氏家族修建的表忠观碑文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苏轼身上。

关于这篇碑文,还有一个段子。

话说《表忠观碑》碑文写成,王安石就将其抄认真录后置于座旁,当时叶致远、杨德逢在场。二人见王介甫读此碑文爱不释手,就问道,难道相公也喜爱此人的文章吗?

王介甫说道,此作可比西汉时期的文章。

见两位客也随声附和,王介甫又问,你们知道西汉时期谁的文章可与之比拟?

杨德逢道,王褒可比。

王介甫道,非也,非也。

杨德逢又道,难道只有司马相如与扬雄之流才能与之作比吗?

王介甫道,司马相如的《赋子虚》、《大人》及《喻蜀文》、《封禅书》,扬雄所作《太玄》、《法言》等大作,都没见其中的叙事有子瞻这般明了啊!

有了徐州水漫金山的这场遭遇,水退之后,苏轼曾向朝廷上书,想在徐州城周围砌成一丈高的石岸,可保徐州城百年无虞。

可是,上书后朝廷方面却一直杳无音信。

因为刘攽刚刚上任开封府判官,苏轼只得给好友刘攽去信。

一是诉说了在徐州任内的感受,说自己本不懂水利与土木工程,但时势所迫,只得边学边干了。二是自己有心想调走,让有兴利除害本领的得力官员来接任,但又怕被人说成想逃避责任。

因此,想让刘攽在京师多帮忙造造议论,以便自己能调离徐州。

闲下来之后,苏轼与领导班子里的吴正字、王户曹一起去徐州城东北方的荆山下视察。返回的路上,游览了圣女山的石室,三人皆作诗唱和一番。视察吕梁县的水村时,专门交代了吕梁的屯田员外郎仲伯达,以加强筑城固堤之重任相托付。

妙善画师前来为苏轼画了像,苏轼回赠以诗。这位妙善,字惟真,还曾为仁宗皇帝画过像,其技艺非常精湛。

润州的刁约亡故了,享年八十四岁,苏轼哭以诗。

刁约,字景纯,世居京口。

因为家世簪缨,其祖宅的居所内颇有园池之胜,到了刁约这一辈,更是专门修葺了一座园子,取名“藏春坞”。

苏轼当年游览金山寺后,还专门前往他润州的居所拜访过这位与欧阳修、富弼声誉不相高上的刁老先生。老先生与苏轼称兄道弟的,还在一起饮酒和诗。

刁老爷子为官时正义凛然,平日里好急人所难,故海内之人识与不识者皆愿与之交。此人重义轻施,宾客盈门,颇有古人之风。

去世前,八十多岁高龄的他已身患重疾,时王安石之弟安礼出守润州,曾亲自上门拜访。据说,王安礼来时,刁老先生欢声笑语宛若平时,等到王安礼登车刚离去,刁老先生就仙逝了。

虽然刁景纯老先生年长苏轼四十多岁,但平时仍是与苏轼称兄道弟的。带着敬仰之情,苏轼事后还为刁老爷子写下了一篇感人肺腑的祭文。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中华第四帝国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