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帮助钱公子破了案,寻回了阿强卖贵重药材的银两。小桂和莫珺正要告辞,钱公子却拦住了他们,一脸诚恳地说道:“二位真是神人,能够破了这要案,比府城的捕快还要强上百倍。莫公子,小桂神医,我知道你们是从医的,不妨从我这里选一些药材带走,我赠送给你们,以表谢意!”
小桂微微一笑,看向莫珺,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默契。莫珺缓缓开口,声音温婉而坚定:“钱公子,我们也没帮多大的忙,不必如此客气。钱公子若是真心感谢的话,不如我们签订契约,以后钱家山庄出的药材能否供给我们女子医馆。我们女子医馆在全国有十多家分馆了,还会建更多的分馆。医馆自然是需要各种药材的。我们去你家药山上看到的药材都不错,精心培育,品种繁多。我们采购你家的药材,比外面优惠一成即可。”
钱公子听完之后,突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声音震耳欲聋。他毫不犹豫地挥舞着那只粗壮的手臂,展现出他的豪爽与大气。
“一成?这可太少啦!”钱公子大声说道,“我决定给你们一个更大的优惠,直接给你们三成的价格!”
莫珺听到这个数字,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连忙摆手拒绝道:“这怎么行呢?你们也要养活这么多药农啊!一成已经足够了,真的足够了……”
然而,钱公子并没有被莫珺的拒绝所动摇,他坚持要给他们更多的优惠。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互相谦让着,场面一度十分热烈。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协商,最终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钱公子同意将优惠幅度调整为两成,而莫珺也接受了这个提议。
钱公子见状,立刻叫来管家,让他准备好纸笔。不一会儿,管家便将契约文书拿了过来,放在桌子上。
钱公子拿起笔,龙飞凤舞地在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将笔递给莫珺。莫珺接过笔,仔细地看了看契约上的条款,确认无误后,也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小桂站在一旁,看着两人完成了契约的签订,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知道,有了这份契约,他们的交易就有了法律保障,大家都能放心了。
钱公子见事情已经谈妥,便热情地邀请道:“二位辛苦了,不如留下来共进午餐,我钱家山庄的厨子手艺不错,正好尝尝。”小桂和莫珺也不好再推辞,便答应了下来。
午餐丰盛无比,山珍海味摆了满满一桌。钱公子亲自作陪,席间谈笑风生。小桂和莫珺也放松下来,与钱公子聊起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医馆的趣事。钱公子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饭后,小桂和莫珺带着徒弟们准备离开。钱公子亲自送到山庄门口,拱手说道:“今日之事,钱某铭记在心。以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小桂微微一笑,抱拳回礼:“钱公子客气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日后还望钱家山庄的药材能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莫珺也点头道:“是啊,希望我们的合作能造福更多患者。”
钱公子目送着他们离去,直到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山路上,才转身回府。而小桂和莫珺带着徒弟们,踏上了归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在回去的路途之中,小徒弟格桑和多吉都已经疲惫不堪,沉沉睡去。小桂看着这两个孩子,心生怜悯,于是轻轻地将他们的身体挪动,让他们能够趴在自己的双腿上安睡。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稍微舒服一些,不再被颠簸的道路所打扰。
而莫珺则稳稳地骑在马背上,与莫三一同负责照顾前后左右的其他步行的徒弟们。他们时刻保持警觉,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确保每一个徒弟都能安全地跟随队伍前行。
朗杰和桑杰,多仁都在讨论今天的破案的事。“今天咱们公子真是太厉害了,居然能把这个悬案给破了,太厉害了!”巴桑直接跑过去,跟在莫珺的马旁边问:“师父,您教教我们,怎么破案吧?”
莫珺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地回答道:“其实啊,破案就如同我们医者给患者看病一样,都需要用心去观察。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那些与规律不符的地方,往往就是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看着众徒弟们专注的神情,继续说道:“你们仔细想想,什么样的人能够如此顺利地偷走珍贵的药材,却不留下丝毫痕迹呢?答案显而易见,自然是熟人作案。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点,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多了。我们只需要对所有可能的熟人进行逐一排查,看看谁最近手头比较紧,谁的行为举止有变化,与平时不太一样。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很容易找到那个嫌疑人了。”
莫珺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众徒弟们心中的迷雾。他们纷纷像小鸡啄米一样,认真地点着头,表示对师父的教导心悦诚服。
小桂和莫珺带着徒弟们一路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客栈,稍作休整后,他们又踏上了东行的旅程。这一次,他们的行囊里装满了各种珍贵的药材,心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欢喜。
走了一段路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前。亭子上方的匾额上写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千秋亭”。亭子里已经有几个路人在休息歇脚,或坐或站,显得颇为悠闲。
小桂他们见此情景,也决定在这里稍作停留。他们在亭子的一角找了个空位坐下,然后纷纷从行囊中取出水囊和干粮,准备补充一下体力。就在这时,他们听到旁边的路人正在闲聊,话题似乎与这座亭子有关。
“你知道吗?这千秋亭还有个故事呢!”其中一个路人突然说道。
“哦?是吗?那你快讲讲吧。”另一个路人好奇地回应道。
“听说这座亭子旁边埋了一个小孩。”第一个路人压低声音说道,仿佛这个故事有些神秘。
“啊?为什么会这样呢?”众人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据说,曾经有个大官带着家人去上任,路过这里的时候,孩子在这千秋亭玩耍。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突然夭折了。那个大官伤心欲绝,最后就把孩子埋葬在了这亭子旁边。”第一个路人继续讲述着。
“原来是这样啊!”众人听后都不禁一阵唏嘘,为那个不幸夭折的孩子感到惋惜。
好奇心重的巴桑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插话道:“依我看,这个孩子的死因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是意外磕碰导致的,而且恰好磕碰到了大脑中非常危险的部位,从而不幸夭折;要么就是异物窒息,毕竟大家都是在这个亭子里进食、饮水、休憩之后才继续赶路的。如此说来,那个孩子极有可能是被食物卡住了气管,最终导致窒息而亡。”
听到巴桑的分析,朗杰、桑杰等徒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可不是嘛,如果他们懂得一些急救术就好了,这样就能立刻把孩子翻转过来,让其俯卧,然后用力拍打背部,也许孩子就能把呛到的东西吐出来,不至于被活活憋死啊!”
“是啊,这急救术真的是太重要了!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啊!”
“而且不仅是孩子,大人有时候也会遇到突发状况,比如心脏病突发、窒息等等,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说不定就能在紧急关头挽救一条生命呢!”
“对呀对呀,这急救术应该普及一下,让更多的人都学会,这样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家都能互相帮助。”
正当他们热烈讨论的时候,旁边的路人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其中有一个人好奇地走上前来,问道:“小兄弟,你们可是会这急救术?能否教教俺们?俺们家里也都有小娃子们,怕他们也出意外。”
于是,巴桑和朗杰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师父小桂和莫珺。只见小桂和莫珺面带微笑,轻轻点头示意。得到师父的肯定后,巴桑和朗杰顿时信心倍增,他们热情地向路人讲解起急救术的要领来。
为了让路人更好地理解,巴桑还特意找来一个包袱,将其当作是婴儿,然后亲自示范如何进行急救操作。他一边讲解,一边动作娴熟地演示着每一个步骤,引得周围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那人见状,也觉得这种方法很有趣,便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件衣服,包裹成一个“婴儿”,开始跟着巴桑和朗杰学习起来。一时间,千秋亭仿佛变成了一个急救术的现场教学点,原本只是路过歇脚的人们,都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过来,纷纷围拢过来,聚精会神地学习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着学习心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有些人还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巴桑和朗杰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经过一番学习和实践,许多人都表示,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危险情况,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运用这些急救术来拯救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