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完有功之人,众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江易于下午召见了各国来的使者,让刺客跟他们当面对质。
那些刺客被催眠了,当众人面说出自己属于哪个国家。
并把自己所知道的说出来,有些使者吓得浑身冒冷汗。
江易眼神冰冷如刀,看着那些使者的反应。
当着众人的面宣布诏书,制裁诏书名单上的国家。
那些使者吓得连忙道歉求饶,只能怪他们国家的那些权贵,非要招惹大汉皇帝。
使者们请求江易不要对他们国家发动战争,并表示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
江易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深究此事。
本来就不想跟那些国家开战,主要是因为太过遥远。
除非直接把那些国家灭了,可如此一来,就会让更多国家感到恐惧。
让他们更加团结,甚至结成更大的军事联盟。
这对大汉极为不利,警告一些国家给他们一次机会。
转眼又过了几日,长安及周边无大事发生。
江易每天照常处理国事,时刻关注其他国家的动态。
自从电报技术成熟之后,通讯又快又方便。
这一天,江易带着黄中林来到科研署,看看有没有新的发明。
科研署的工匠和科研人员很认真做着自己的事,他们看到江易到来,无不激动。
安顺于跟几个科研人员在实验蒸汽船,这项研究有一定的进展。
他们在小声讨论着,是关于蒸汽船的一些问题。
他们面前放着蒸汽船模型,就是按照蒸汽火车的原理造出来的。
江易来到他们的身旁,静静的听着讨论。
黄中林本来是想高喊一下,通知他们皇帝到来。
江易摆了摆手,示意不要打扰他们。
“要不再做大一点,放到通源河,让人试着操作蒸汽船。
有人向安顺于提议,这段时间研究模型,已经研究得透彻了。
“我觉得可行,改天让工匠打造尺寸大1点的蒸汽船,就从实践开始。”
就在此时,有人转头看一下身后,看到了江易。
“陛下,你来了。”
他们看到江易静静地站在后面,把几个人吓了一跳。
众人纷纷行礼,江易摆手示意让他们免礼。
“我看你们讨论得很认真,也就没有打扰,继续讨论吧。”
“陛下,蒸汽船经过长时间研究。我们打造出了模型,只要燃烧煤,模型船就能动起来。”
若是造出实用的船,那就要考虑复合金属比例。
如果金属配比不合适,就有可能出现极大的事故。
出现小故障还是好的,不会有太大危险。
“刚才听到你们说改天打造可以操作的蒸汽船,我倒是很期待。”
目前所用的船靠风帆和人力划桨,这两种行使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
帆船必须有风,在广袤水域行驶,还真要看天气。
人类划桨船费时又费力,大型船只所需要的人力更多。
这就是江易想要造蒸汽船的原因,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蒸汽机。
目前蒸汽机技术比较成熟了,还不能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
蒸汽机技术需要漫长的时间,也要想办法把成本降下来。
“我很期待蒸汽船造出来,将来有一天能用到蒸汽战船,我相信你们能做到。”
科研署的人没有让他失望,这些年投入了大量资金,也没有白费。
安顺于向江易演示蒸汽船模型在水面上游动,双手捧着模型走到人工水池旁边。
把燃烧的煤炭放进燃烧炉,水箱里装了五分之四的水。
等水箱沸腾起来,水箱盖得很严实,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蒸汽船动了起来,烟囱里冒出白烟。
毕竟是模型,也不能人工操作,只能在水上随意游行。
江易看着蒸汽船在水面上快速行驶,觉得很有趣。
“这太有趣了,既然模型船能动起来,那说明你们的研究是成功的。”
“陛下,这只是模型实验。主要是用于大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想到蒸汽火车能够投入使用,蒸汽船投入使用还是有一点不同。
不能完全照抄蒸汽火车结构图,这让科研署的人研究了很久。
“你们做的已经很好了,这事不要急。”
江易也不催他们,只要给他们大力支持就足够了。
看着蒸汽船模型在水上行走,速度要比一般的船快多了。
想要真正投入使用,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觉得这蒸汽船做得挺好,坐成大船,有多大的把握?”
“回陛下,有八成把握。就算造出来了,还要进行实验。”
只有确定没问题,才能投入使用,也能确保一定的安全。
“这些蒸汽船所用的零件纯手工打造,费时又费力。若是能打造出工具台,可以节省不少力气。”
安顺于想着可以批量化制造,提高效率,同时缩短时间。
江易听他的提议,觉得这有点像未来机床。
让他们做出简易的机床,应该不太难,也就是安顺于刚才说的工具台。
“你说得对,那就安排几个人坐工地台。需要财力物力,我会派人安排。”
前期各项研究投入的资金太大,一旦成功,那将会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得到了验证,江易还会加大投入。
得到了他的同意,那就意味着还会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持科研署。
这更有利于一些器物的研究发明,但也有担忧。
科研署是个非常耗钱的机构,就怕第二代皇帝下旨撤销科研署。
“你有什么想说的就尽管说?”
江易看安顺于有些犹豫,他似乎有些心事。
“恕臣直言,科研署太耗费钱财。曾担心将来会被撤销,科研署能够为大汉提高实力。”
想必朝中有些大臣提到过这事,请求江易撤销科研署这个机构。
他拒绝了,不但不撤销,还要加大科研所的规模。
招募更多的人,让大汉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每年科研署所耗费的钱财,从国库中。投入一部分,一部分动用少府财力。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科研署不会撤销,就是第二代皇帝也没有权利撤销。”
第二代和第三代皇帝可能还好一点,从第四代开始,会逐渐减少对科研署的投入。
久而久之,科研署就会荒废,后面几代皇帝会变相撤销科研书。
“有陛下这话,臣就放心多了。这段时间,科研学院培养出了不少人才,也让他们参与研究。”
安顺于和其他人更高兴了,在科研署工作虽然累,但待遇好。
在这里没有钩心斗角,他们可以专心研究。
唯一需要的就是国库财力支持,才能让他们有能力研究下去。
“科研署太重要了,永远不会关闭。无论是强大的武器,还是各种高科技用品,都离不开科研署的研究。”
江易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同样重视人才。
钱花出去了,可以再挣,科技停滞不前,只能落后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