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原本就是一场正常的会议,科工委作为统管所有军工相关的部门,这种会议,完全不需要主任参加;
没想到,这位夏宗元主任,竟然还亲自来了;
不过想一想,毕竟也是涉及到全国多个军工厂的存亡问题,夏主任亲自来参加会议,也没啥不合理的;
随着华国跟周边的关系好转,自己也从备战备荒的状态,转移到了经济发展;
大家一起追求好生活没有错,可问题是原先那些建立在全国各地的军工厂,一下子失去了订单;
没订单就没活干,没活干也自然没钱拿;
工厂中数以千计的工人,背后就是数千的家庭;
这些厂子的负责人,当地的领导,为了自己的员工,这段时间,是轮番的来找科工委;
所以最终呢,也才有了这个会议;
“夏主任,我们这是没办法了,三个月没开工了,厂子里两千多人,三个月不发工资,活不下去了啊”
“我们也是,山沟沟里,厂子的工人,想出去找点零活养家,都没有...”
“咱们也不能眼见着工人饿死不是,要是实在没单子可以生产,那你就给我们工人安排新地方”
“对,领导,这事要是解决不了,我就赖在京市不走了...”
这些个厂子的负责人,肩负着几千人的生计问题,压力巨大,这眼下可算找到诉苦的出口了,巴拉巴拉的,整个会议室像是养了一千只鸭子;
李向东被吵的实在没办法,偷偷从空间里掏出了小耳塞,遭不住啊;
等到大家伙都吵得差不多了,夏主任才终于咳了一声,开始发言:
“都别吵了啊,这不是已经在想办法;
我就实话跟你们说,之前的库存,国内现在都消耗不掉,不可能再有订单;
今天咱们特意把工业进出口公司的同志们请过来,就是想要商议一下,看看是否能扩大出口范围”
夏主任安抚完这些厂子的负责人,转头看向王部长和李向东:
“那个.李向东,小李同志,武器出口这块,各个项目你都熟,你来说说,能不能想办法,给各个厂子都拉来点订单”
“这几年的订单,早就已经安排生产了;
我们也在跟进各方的消息,挖掘潜在客户,不过一时之间,怕是...”
李向东的话没说死,不过意思也表达到了;
这会大家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对武器的需求量确实不大;
他们现在手里拿到的几个订单,要么是前几年签订的,陆续在交付;
要么就是几个小单子,补充防御的;
想通过扩大外需来增加订单量,只能说可能性真的不大;
不过这些军工厂,原本也是华国下了大力气,花了很多钱财建设起来的;
这会要是散场了,别说那些工人,就是设备,损失也不小;
何况眼看着再熬一段时间,就要到了华国军工出口的一个重要转折性节点了;
“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咱们可以灵活点;
咱们有人有设备,也没有必要停工;
武器暂时生产不了,咱们就生产点别的,啥冰箱、电视、电风扇这些;”
李向东提到的这个转型,也是个权宜之计,这样能保证厂子不解散,厂子里的工人还有活干,不至于失业;
而且大家现在生活好了,对这些电器需求量很大,市场上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想要买个洗衣机啥的,还得托关系弄工业票,甚至高价到黑市上或者友谊商店搞;
要是这些厂子能生产这些电器,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向东这话一出,好像是热油锅里不小心滴进去了水;
几个厂子的负责人,都不悦的皱起来眉毛,有那脾气暴躁的,已经开启了豌豆射手模式:
“你卖不出去,就说自己没能耐,还世界和平;
老子是造枪造炮的,不是给你造电风扇享受的;
你手底下几个人,随便一出口,就想让我们几千人的厂子去转型?”
“朱厂长,你激动什么?”夏主任厉声喝了一句,终于打住了那位朱厂长的话头;
“李同志这是好心,帮你们想办法,解决问题,你这是什么态度;
再说了,造洗衣机、电风扇怎么了,那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咋的,造电风扇的,就比你造大炮的贡献小了”
科工委统管全国的军工相关部门,夏主任站得高望得远;
眼下并不是大面积把军工企业全都解散、转型的好时机;
武器可以不生产,但是需要保持生产能力;
一旦有危险,他需要立刻就能动员全部力量,去生产出去巨量的武器;
在这种前提下,李向东的提议,反而更符合眼下的情况;
进可攻退可守!
领导说话,可不像李向东那么客气;
李向东充其量就是提个建议,夏主任是直接下命令,按照李同志的想法,各个厂子,提出自己的整改方案;
别管心里怎么想,不过事情总算也是有了个说法,一群负责人、地方领导哗啦啦的起身离开了;
“李同志,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李向东走在了最后,他年轻,尊老爱幼嘛;
结果刚到门口,就被特意等在那里的夏主任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