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径直对王并说道:“此事何难之有?
我等世家历经风雨数载,岂会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
诸位麾下百姓众多,他们耕种着我们的田地,依赖着我们的粮食为生,
只需我们稍稍提高田租与粮价,一切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在场几位世家之主闻言,皆是相视一笑,纷纷点头赞同。
崔数见状,心中更添几分得意,继续道:“既如此,那便各司其职,速速行动起来。
各家家主需广发请帖,邀请各方势力前来聚会,
至于余下的琐碎事务,便交由家中年轻一辈去历练一番吧!”
此言一出,所有家主皆是欣然应允,纷纷点头称善。
崔利轻启朱唇,语带思索:“嗯,聚会自是要有,但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缘由,加之地点也需斟酌。”
崔数闻言,稍作沉吟,便胸有成竹地道:“此事易耳。
我等世家历来联姻不绝,此番不如就借几位年轻俊彦的联姻之喜,以婚礼之名,行聚会之实。
关键之处在于,这场婚礼需得声势浩大,方能彰显我等世家之威。
至于地点,长安无疑是最佳选择。
那里不仅是天下瞩目之地,更是各方势力云集的所在。”
众世家之主闻言,纷纷颔首赞同,随即各自散去,着手筹备起来。
一时间,整个大唐上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
皆因这一场即将到来的盛事而忙碌起来,仿佛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李世民的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深沉的眼眸。
一旁,李夜手持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那笑容中既有洞悉一切的睿智,也有对世家野心的淡淡嘲讽。
“陛下,看来世家们按捺不住了,欲借联姻之名,行示威之实。”
他轻声道,手指轻轻划过纸面,仿佛能穿透时空,触及那些世家暗流涌动的布局。
李世民目光如炬,轻轻颔首,“哼,一群跳梁小丑,以为朕会坐视他们搅动风云?
夜儿,你且密切关注,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翻出多大的浪花。”
言罢,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与期待。
李夜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轻声道:“陛下,你放心,正好我也看看这大唐各势力如何站队的。”
言罢,他转身步入夜色之中,衣袂飘飘,宛如暗夜中的鹰隼,静静观察着即将沸腾的大唐局势。
月华如练,洒在他的身上,为他平添了几分孤傲与决绝。
他漫步于宫墙之下,耳畔隐约传来远处市井的喧嚣,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李夜知道,这场由世家掀起的风暴,将是一次对大唐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
而他,将成为那洞察秋毫的观局者,静候着风暴中的每一个微妙变化。
李夜顺便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宫中,陪着她一起用了晚膳。
烛光映照下,长孙皇后端庄温婉,眼中带着几分忧虑。
她轻声细语,将之前与李世民沟通之事向李夜娓娓道来。
李夜听罢,轻轻放下手中精致的瓷筷,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娘娘,此事您无需太过挂怀,陛下心中自有丘壑。
臣自会暗中留意,确保大局无恙。您瞧,窗外月色正好,不如臣陪您去御花园走走,散散心如何?”
说着,他起身,轻扶长孙皇后,二人缓缓步入月色朦胧的花园中,
花香袭人,夜色温柔,仿佛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
于御花园内,一座凉亭静立,微风轻拂,李夜与长孙皇后相对而坐。
他轻轻提起紫砂壶,为皇后斟上一盏香茗,语气平和而诚挚:
“娘娘心中明镜,我李夜对于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从无半分觊觎之心。
我之所念,唯有大唐盛世,愿倾我所有,只为扫清这帝国的一切阴霾。
待到山河无恙,我便心满意足,功成身退,绝不会让娘娘及太子殿下心生丝毫芥蒂。”
长孙皇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她轻轻握住李夜的手,
声音里满是疼惜:“夜儿,你这般牺牲自我,叫我如何能不心疼?”
李夜微微一笑,轻轻摇头,目光坚定:“娘娘言重了,于我而言,
能为大唐尽一份力,已是此生之大幸。若能亲眼见证心中愿景逐一实现,
这一路的风雨兼程,又怎会觉得委屈?只盼大唐繁荣昌盛,我辈心愿已足。”
长孙皇后闻听李夜之言,眼眶瞬间泛红,李夜见状,不得不继续温柔地劝慰:
“娘娘,倘若我心中所虑不幸成真,此生该体验的都已历经,
到那时,我只盼能与心爱之人共度平凡岁月。”
长孙皇后听罢,泪水不禁潸然而下,哽咽道:“夜儿,那你娘我呢?”
李夜微微一笑,心中满是温情:“娘娘请宽心,到那时,我必时常回来看望您,
且会将我的隐居之所详告于您,您亦可随时前往小住。
至于我未来的孩儿,也要见见奶奶的!”
长孙皇后听了李夜的话,轻轻点了点头,月光下的她,
面容柔和,宛如画卷中走出的仙子。
凉亭四周,轻风拂过,携带着淡淡的花香,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夜鸟啼鸣交织成一首宁静的夜曲。
李夜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着桌上那精致的茶具,每一次细微的动作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
他温柔地望向长孙皇后,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仿佛整个世界都已静止,只剩下他们和这片被月光轻抚的凉亭。
这时,凉亭外传来了一道声音:“你们母子俩聊的什么啊聊的这么好?”
话语中带着几分戏谑与好奇,是李世民的声音。
他缓步走进凉亭,月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长孙皇后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忙起身迎接:“陛下,您怎么来了?”
李世民笑着摆手,示意她坐下,自己也在李夜身旁的空位落了座。
他目光在李夜身上停留片刻,满是赞许:“朕听闻你两在此,
便也想来听听你们母子间的私房话。看来,朕来的正是时候。”
说着,他拿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茶香袅袅,
夜色中,一家三口围坐凉亭,画面温馨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