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吕布带着幸福的微笑,脚步有些踉跄地被下人搀扶着送回了他的府邸。
然而,这一切都被府邸外边的监视者尽收眼底。这些监视者是董卓的手下,他们奉命暗中观察朝廷所有官员的一举一动,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一般。
董卓麾下的第一战将和大汉司徒王允走得如此之近,这一消息很快就通过密报传到了李儒的桌案上。
李儒是董卓的谋士,以智谋着称。当他看到这份密报时,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或重视,只是微微一笑,认为这不过是吕布与王允之间的普通社交罢了。
毕竟,吕布作为董卓的得力战将,与朝廷官员有些往来也并非什么稀奇之事。李儒心想,也许他们只是在酒桌上谈些风花雪月,或者交流一下武艺心得,应该不会对董卓的计划造成什么影响。
而此时的吕布,已经在府邸中昏昏沉沉地睡去,他的脑海里还回荡着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和美酒佳肴的味道。
与此同时,王允则在自己的府邸中,欣慰地看着美艳动人的貂蝉。王允对这个义女的感情愈发复杂起来。
当初,王允只是见貂蝉可怜,便收留了她,并将她收为义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允发现貂蝉不仅容貌出众,而且聪明伶俐,善解人意。
如今,貂蝉竟然成为了他计划中的关键一环,这是王允始料未及的。他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同时也对貂蝉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担忧。
王允满脸笑容地迎向貂蝉,轻声说道:“真是太麻烦你了,接下来还需要你继续操劳,大汉的未来可全都寄托在你的身上啦。”他的话语虽然说得客气,但其中的含义却让人觉得有些讽刺。
毕竟,如果王朝兴盛,那么貂蝉或许会被污蔑为倾国倾城的佳人祸乱朝政,可一旦王朝衰败,她恐怕就会被指责为妖女祸国。这种说法实在可笑,仿佛整个国家的兴衰都取决于一个女子。然而,这不过是那些读书人的一种借口罢了。
面对王允的话语,貂蝉却表现得异常温柔,她微笑着回应道:“能够为义父分忧解难,那是蝉儿的荣幸,又怎么能说是辛苦呢?”她的语气平和,似乎并没有把王允的话放在心上。
然而,貂蝉的心中其实有着许多的考量。她之所以如此回应,一方面是出于对王允救命之恩的报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能够侥幸存活下来已经是万幸了。所以,她并不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只要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王允,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里,吕布像往常一样频繁地来到王府探望。他与王允商议着婚礼的细节,并确定了一个良辰吉日。然而,王允却暗中施展了拖延之计,他不仅故意拖延时间,还不惜花费重金请来道士,定下了十日之后的一个所谓的“良辰吉日”。
尽管那天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由于王允的金钱攻势,这个日子依然被众人称为良辰吉日。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王允的这一招果然奏效,吕布对此毫无察觉,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不妥之处。
相反,吕布对于能够在十日之后迎娶貂蝉感到异常兴奋和愉悦。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当初在酒宴上见到貂蝉时的情景,她那一笑一颦都深深地勾动着吕布那颗躁动的心弦。此刻的吕布已经完全陷入了爱河,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和分寸。
与此同时,吕布频繁出入王允府邸的消息不胫而走,最终传到了李儒的耳中。李儒对此事并未太过在意,他认为这不过是王允与吕布之间的结党营私罢了,根本不足为惧。毕竟,西凉铁骑还在董卓手中,有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就在王允以小女要嫁,不便探望为由将吕布打发之后,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吕布虽然勇猛,但毕竟只是一介武夫,难以成大事。要想除掉董卓,还需另寻他法。”现在的吕布和董卓没有利益之间的纠葛,吕布还是对董卓颇为尊重的。若是贸然让吕布去除掉董卓,还会让吕布有了芥蒂之心,甚至还会告知董卓也不是不无可能的。
王允在府邸中设宴,邀请董卓前来赴宴。他深知董卓对美女的贪婪,于是便设宴,想要让董卓对貂蝉有所接触的契机。王允相信,只要貂蝉一旦出现,就能死死吸引住董卓的心弦。
王允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将貂蝉献给董卓,让他沉迷于貂蝉的美色之中,然后再利用吕布对貂蝉的爱慕之情,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
这一计可谓是天衣无缝,一环扣一环。王允相信,只要董卓踏入他的府邸,就如同羊入虎口,插翅难逃。
而董卓呢?他听闻王允设宴邀请,心中不禁暗喜。他早就对王允的忠诚不疑有他,心想这次赴宴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着亲信们前往王允的府邸。
当董卓踏入王允府邸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落入了王允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然而,董卓却浑然不觉,还沉浸在即将得到王允臣服的喜悦之中。
王允看着董卓,心中冷笑:“这头‘豺狼’终于上钩了!”他知道,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实施计划,董卓必死无疑。
因为只有董卓死了,大汉才能重新崛起,而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也才能有出头之日。否则,在董卓的“残暴”统治下,他们只能永远被压制,无法翻身。
而且,刘协现在还只是个小孩子,容易掌控。等到刘协长大心智成熟,恐怕就不那么好拿捏了。所以,必须趁现在将董卓除掉,为将来的“王与刘共治天下”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