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为阵前单挑:双方各派出一名武艺高强的将领进行单挑,被打下圆形高台算输,打伤打死双方各不追究,可以任意挑选武器,不能使用暗器。”
“智斗的话便是双方各派出一位选手,互相出算学题,双方各出三题,答对得一分,累计分数高者获胜。”
“两场武斗一场智斗,一共三分,得分高者获胜。”
听完述律双刃介绍完规则,林承允眉头皱得更深,西辽人擅长骑射,尤其是涉这种移动靶,他们很小的孩子就已经爬上了马背。
不出意外的话,第一场应该西辽人会赢。
第二场单挑大乾倒是有机会。
文斗变成了智斗?西辽既然敢提出如此挑战,应该是出了一位算学天才。
林承允道:“殿下,你刚刚说的可是文斗,怎么现如今变成了智斗?既然是文斗,自然要比诗词韵律。”
元盛有诗仙之才,如果加上诗词比赛,这一场大乾应该能赢。
耶律直古道:“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诗词歌赋的好坏又有审美判断标准吗?不像那算学解题,能答出来便是答得出来,答不出就是答不出。”
“既然林大人有顾虑,我西辽也做出让步,大乾可以出战十位算学天才,但凡有一人能答对,便算大乾获胜。”
赵晋道:“好!”
大乾的科举考试包含算学题目,大乾重视算学,学子们从小就有学习相关知识,赵晋对此有信心。
耶律直古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如果他在推三阻四,倒是显得大乾小气。
耶律直古道:“陛下,既然我双方已经谈妥,那便书写国书吧。”
耶律直古内心之冒泡,对于三场比试,他都有绝对的信心。
骑射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对阵单挑有述律双刃出战,他也有信心获胜。
至于那智斗西辽更是碾压的存在,西辽出了一位算学天才,这位天才早已经将各国的算学书都看完了,还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
不要说大乾派出十人,就是大乾派出一百人,也不是对手。
为了避免后学的口舌之争,签订国书是最好的选择。
赵锦还没提,耶律直古倒是先提了,这正合赵晋的意思。
三场比试只要大乾赢得两场,耶律直古便只能铩羽而归。
双方人马各有心思,愉快地签订了相关协议。
赵晋谨慎起见,将比赛时间约定到了十日之后,他也好在十日内招揽人才,为此做准备。
耶律直古满怀信心,自然不会在时间上跟赵晋争执,签订完国书后,他心满意足回到驿馆。
赵晋道:“林大人,你去国子监寻找算学人才。”
“张大人,你召集历届武状元以及京都武将,明天就摆起擂台,挑选出最能战斗的将士。”
“是,陛下。”
“是,陛下。”
两位大人领命,匆匆离开。
林承允来到国子监,他也没瞒着,直接将今日朝堂之事告诉了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祭酒是四品官,今日没有出席。
齐弘扬一听,顿觉大事不妙,“大人,我听说西辽出了一位算学天才,据说是个少年人,之前各国遗留的数学难题,他都已经解答。”
“答应这场赌局仓促了!西辽既然敢提出如此挑战,一定是有备而来。”
“而西辽擅长骑射,骑射那场我大乾最多打成平手。”
“我们根本输不起啊,六百万两银子买葡萄酒啊!”
林承允本就觉得不妙,如今听到齐弘扬如此说,更感无奈,“本官已经在朝堂上极力劝阻,奈何没有成功,我奉劝你今后不要再提起西辽算学天才之事,否则一旦输掉比赛,陛下恐迁怒于你。”
如果输了这场赌局,皇帝陛下才不会觉得是自己鲁莽,轻易答应了赌约,而是觉得齐弘扬该死,如果齐弘扬出席了这场款待西辽使臣的宴会,他又怎么会打赢这场赌约?
齐弘扬叹了口气,“哎!迁怒我都是小事,这场赌约如果大乾输了,只怕危矣。”
林承允决定给雁门郡去信,让靖边王做好战斗准备。
如果输了这场赌局,履行西辽的三个条件,罢免靖边王,外加赔偿的一百万两银子,葡萄酒的六百万两银子,大乾还能支撑几年?
林承允拍了拍齐弘扬的肩膀,“你也不要气馁,也许这石鼓书院中也有算学天才,尽人事听天命。”
“嗯。”齐弘扬点了点头。
林承允离开,齐弘扬没有送。
齐弘扬当即召开会议。
国子监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所有人全部参加会议。
林承允的马车来,书院不少人都见到了。
短短时间,两位宰辅大人亲临国子监,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如果是小事应该由祭酒大人去述职,而不是宰辅登门。
难道还是因为学子们联名上书?众人纷纷猜测。
齐弘扬面色不好,“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了,雁门郡事情始末,如今西辽使臣狮子大开口,对我大乾提出了一个赌局,要与我大乾进行三场比试。
“如果西辽赢了,便要满足其三个条件。”
“第一条就是罢免靖边王。”
“第二条赔偿拔里氏一百万两银子。”
“第三条每年买入二十万坛红酒,一坛红酒三十两银子,共计六百万两银子。”
“陛下已经答应了。”
国子监一众官员听完齐弘扬的话,瞬间哗然。
“大乾如果罢免了靖边王,再每年额外上贡六百万两银子,亡国只怕不到十年。”
“我早就说过,西辽就是狼子野心,每年上贡四百万两银子的岁币,就是在养虎为患。”
“这次决不能让步!”
“一步退步步退,西辽这是钝刀子割肉!”
很多人已经在心中腹诽赵晋,甚至在咒骂,只是不敢说出口。
司业问道:“祭酒大人你快同我们说说,牵涉到赌局的三场比试到底是什么?”
所有人看向齐弘扬。
齐弘扬道:“两场武斗,一场骑射,一场对战。另外一场是智斗,大乾派出十名选手,而西辽只派一名选手,双方互相出算学相关题目,答对对方题目得一分,我大乾只要有一人答对便算得分。”
擅长数学的李博士眉头紧皱,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祭酒大人,正如我之前跟你说的那样,西辽出现了一位算学天才,西辽之所以敢让大乾十对一,就是因为有绝对的把握。”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李博士顿时慌了,一共进行三场比试,武斗两场,他们读书人总共就一场比试,如果输了,只怕要被天下人唾弃。
谁能想到,算学水平竟关乎大乾国运啊!
国子监许多人员并不知道这个消息,今天是第一次听说。
笔杆子是读书人的刀剑,如今真要他们上场了,岂能就这样掉了链子?
齐弘扬问:“李博士,即使你亲自下场比试也不行吗?”
“祭酒大人,我熟悉的是九章算学等书上已经讲到的知识。根据传为西辽这位天才还自己总结了一些前人从来没学过的数学知识,我……没有信心战胜他。”李博士一脸慌张。
整个大乾的国运压在他身上,他背负不起。
齐弘扬还算冷静,“你先不要急,等下散会后,你立刻出一份高难度试卷,明天上午就进行国子监统考,先挑出一批数学人才,再进行分层考试。”
他只期望国运站在大乾一边,大乾也出了一位算学天才。
“是,祭酒大人,实在不行,我们也在民间号召吧,书院里的这些学生……哎!”李博士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