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总之,在汉元帝时期,西汉的情况开始急剧恶化,百姓的生活愈发无望。各地的反抗浪潮也开始星星点点地出现。】

【继汉元帝之后,是汉成帝。】

【汉成帝此人,在祖父汉宣帝在位期间备受喜爱,汉宣帝甚至直接称呼他为太孙,时常带在身侧——不得不说,汉宣帝的眼神实在有点毛病。】

刘病已觉得这个东西是在攻击他。

他的眼神有什么毛病?他能够成功登上皇位、掌握实权、扳倒霍家,这如何能够说他的眼光有问题?

一定要说的话,那也应该是汉成帝彼时年纪幼小,看不太出来贤愚,当时的他出于对太子的感情、对妻子的感情,以及对于孙辈的感情,才一时迷了眼,直接将这个汉成帝视作了太孙。

【汉元帝登基之后,立汉成帝为太子,但是长大后的汉成帝虽然也喜好经书,可却有了沉迷酒色的毛病。为此,汉元帝一度想要更换太子人选,想要将定陶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最终却没能成功。】

【不过不用担心,皇位后来还是到了定陶王一系的手中,虽然这个时间也不长。】

汉元帝刘奭无言以对。

他确实觉得太子如今不是一个合适的储君人选,假使日后即位,恐怕也会对大汉江山造成不太好的影响,但到底还没有真的废除太子另立他人。

而定陶王,也确实是自己比较看好的人选。

但是……这到头来皇位又转到了定陶王一系,看起来根本不是什么好消息啊!

就算他再优柔寡断,再如何向往“德教”,可皇位世系传承这件事情他还是清楚的——一旦没能正常传承,就算不是刀兵相见,也必然要有一番利益撕扯。这就会造成朝堂动荡,继而导致天下动荡。

所以,他这个太子究竟是怎么做的?

成为皇帝之后,居然连自己的子孙世系都保不住,让皇位流传到了其他人手中?

定陶王一系也是刘奭自己的子孙,对他而言,倒是都在自己家手中。

【汉成帝继位后,不负他沉迷酒色的声名,确实结结实实地沉迷了酒色,还因此青史留名。】

【而在治国上,他确实足够无能,不要说清理西汉百余年来的积弊了,就是维持住朝堂的平稳状态都无法做到,致使朝堂力量越发不平衡,皇权逐渐消减,外戚和地方豪强力量膨胀。】

【在汉元帝时期,丞相匡衡——对,就是那个有名的凿壁偷光的匡衡,私自占地四万余亩,其子还杀人入狱、其弟纠结团伙去劫狱;】

【汉成帝时期,这些官员豪强大族的势力进一步膨胀,丞相张禹在长安附近,就通过种种手段占有了四万亩田地;汉成帝的舅舅之一,红阳侯王立直接占有了南阳地区的公田数万亩。】

【汉成帝之母乃孝元皇后王政君,其出身王氏,父亲为阳平侯,有三个姐妹、八个兄弟,在进一步发家之后,王氏姐妹俱封君,兄弟皆为侯,此外,还有一堂兄弟亦被封侯。】

【这并不能说是西汉一贯以来的封赏风格,而应当说是汉成帝本人的政治选择和一定的情感倾向。】

【在汉元帝的纵容下,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在朝堂上已经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地方上皇帝们——像是元帝成帝这样的皇帝,或许不在意,或许压根不知情,或许有心无力,但是朝堂上,汉成帝是不可能完全坐视不管的。】

【因此,他决定打压宦官和他不满意的外戚势力。】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汉成帝选择的方法是,扶持王氏这个外戚,去压制其他外戚和宦官乃至朝臣和大族。】

【他或许是想要拉拔一下自己舅家的地位,同时或许在他的设想之中,多方斗争之下,王氏的力量虽然能够获得提升,但是最终也发展不到哪里去。】

【但事实证明,汉成帝的方法是错误的。】

【其他家族和宦官的力量在这一时期确实被压制下去了,但是王氏,才是大获全胜的最终胜利者,而非汉成帝这个皇帝。】

【虽然王氏兄弟之间并不和睦一心,但是这不影响王家在朝堂上在此时再无对手。】

“饮鸩止渴!”刘邦真的是对这些个子孙彻底失望了。

——他如今年纪已经不小,但是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解决完那些个异姓诸侯王,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刘氏子孙不用再担忧这方面的问题了吗?

可是这些个好子孙们,又自己主动地将这些异姓王侯一个个的请了回来,还自以为可以掌控对方,能够利用对方,坐收渔翁之利……

想的可真是美好啊!

但是你们怎么不想想,你们自以为能够控制住,但是真的能够控制住人家吗?

这些个王家人,还要加上外戚身份,还要经过一番朝堂争斗。

如果只是纯粹皇帝扶持的空中楼阁也罢,但是他们真的经过朝堂争斗后获胜的话,那么朝堂上总会因此而聚拢起来一股愿意支持他们的力量。

这么下来,加之皇帝的惯常偏袒,他们的势力能够膨胀到什么地步?他们的野心又会走到什么地步?

兄弟姊妹皆列侯……多么风光荣耀!

-

刘恒倒是利用过外戚的力量,但并没有利用到这个地步。

对于他而言,外戚的力量也只是一时而已,并不合适长期使用。因此,汉成帝这种做法完全是在亲手培植火苗,就等着火势变大,将整个大汉烧成灰烬。

虽然外戚这种存在,与大汉当年的异姓王侯并不一样,他们没有打天下的功劳,也没有实打实的合法军队,想要收拾的话还是要轻松一点。

比如,最简单的方法,直接找个缘由杀掉这几人,然后不再给他们的后代晋升——甚至连借口都不必找,只要让他们主动“自杀”就可以。

如同他处理薄家一样。

但问题在于,能够想到长期倚仗外戚来平衡朝堂,能够给王氏兄弟姊妹皆封侯的汉成帝,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他能够干脆利落地对王氏下杀手吗?

-

汉成帝时期,百姓们麻木呆滞地看着这一切。

四万亩良田……长安附近的大片良田……还有公田……

四万亩,那是足足四万亩啊!

这些王侯世家,日子过得可真好!好到完全超乎了百姓们的想象能力。

过往,由于自己的眼界原因,由于自己身边的环境,大部分百姓是完全不能想象到真正的王侯世家们,拥有怎样的财富,过着怎样的日子。

穿金戴银,呼奴使婢,进出皆有车马,用着最精美的器具,家中金器随便摆放……这些就是他们想象的上限了。

而关于贵族们能够拥有多少土地,百姓们同样有着幻想,但这些基于自身认知和环境的想象,没有一个能够想到四万亩。

而且,看起来这四万亩良田也不过是这些贵族们额外强占的,还不是他们原本拥有的,更不是他们拥有的全部土地。

人们神色麻木,眼神呆滞。

但是就在这呆滞和麻木之下,是不知不觉翻涌起来的怒火,是不知不觉渐渐壮大的仇恨——凭什么?!凭什么呢?

-

在颍川郡,炎炎热浪在铁器作坊中翻滚。

一个个铁官徒神色郑重,在一名同伴的领导之下,正准备做一件大事。

【在汉成帝在位期间,他还干了一件有关于西汉官制的大事:正式确立三公制度。】

【他将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赐予了金印紫绶;同时,大司马同样获得了金印紫绶,二者从此正式与丞相平起平坐,称作三公。】

【而王氏家族的长兄王凤,便成功登临大司马一位,并有大将军、领尚书事;而在王凤死后,大司马一职并未被汉成帝交给他人,反倒继续在王氏家族中流转,由王凤堂兄弟王音继承;王音死后,由王凤弟弟王商接任;王商死后,王凤的弟弟王根继续接过了这一重任。】

【王根死后,便是他们的侄子,王莽接替大司马一职。】

【而王氏执掌天下,便是从这个时期开始。】

【王凤担任大司马时期,辅理朝政,但是实际上堪称是独揽大权,“政事大小皆自凤出”,汉成帝根本不曾插手。某种程度上,堪比当年的霍光。】

刘彻茫然,他刚刚给自己的爱将也是亲戚的卫青和霍去病加封大司马,废除太尉一职,结果就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这个王凤和王家其他人是什么东西?怎么就受封大司马了?

他们有什么能力,有什么功劳,能够与朕的卫青和霍去病相比???

啊?

刘彻简直想要冲到这个见鬼的子孙面前,使劲抽他一顿。

你居然就这么给那些个不知道上不上得台面的外戚封了大司马!而且还不只是王凤一个人,还让大司马就这么在王家的手中传递——你是觉得大司马是他们家的家传官位吗?

他悲伤的发现,他现在突然觉得这个效法周朝的大司马一职完全脏掉了,再也不适合被用在他的爱将们身上了。

要不要重新想一个名称,更合适的?

刘彻将这件事情安排上了日程,打算等这次讲完了之后就好好想一想。

他叹了口气——这在他的人生之中并不多见,继续思考后来这个大司马的问题:

被称为三公,而且辅理朝政,并且能够处理政事……看来这个大司马的性质完全改变了啊。

如今的大司马,被他用来加封卫青和霍去病,可以说是一个不独立的、依附于军职的加官,主要权力也是在于管理军政、为皇帝提供各种决策建议。

但是看王凤的行为和权力,完全是直接处理朝政,堪称是汉初的丞相,并且有了金印紫绶。

或许这个大司马到了后期,已经不再是如今的加官,而变成了一种独立的官职。

其权力也扩大了无数倍,变成了正儿八经的与丞相并肩的三公之一。

但是刘彻并不喜欢这种变化。

以及,霍光?是去病的那个弟弟?

-

嬴政大为震撼,为这些皇帝们的操作。

居然还能这么给出权力,授封官职爵位的?

想想他们大秦,想要得以封爵——是指正儿八经的高爵,多么困难!

而再想想大秦的朝堂,虽然没有这种三公,但是想要走到丞相一职,或者与丞相相近的其他官职,又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拥有多么过人的能力……

嬴政由衷道:“西汉走到如今地步,亡国才是正常之事。”

【就在汉成帝沉迷在美色美酒之中,王氏家族沉浸在高爵显贵的权力和富贵之中时,地方上的火星已经愈演愈烈。】

【就在颍川郡,一个名叫申屠圣的铁官徒带着自己的同伴共一百八十余人宣布起义,他们冲进武库夺取了武器,然后杀入官府杀死了郡县长官。】

【在他们的号召之下,农民也好,刑徒也罢,还有工匠等等,大量的人群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周边各个地区也发动了起义,最大的斗争范围扩张到了九个郡。】

【最终,这一次起义还是不敌朝廷的军队,被镇压了下去,但是造成的影响不可磨灭,西汉的根基被再度撼动了。】

【而这并不是最后一次。】

【随后,在一个名叫郑躬的人的带领下,在广汉地区(四川)再度爆发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起义,六十余人攻破官府,释放了囚徒,转战四个县,起义人数最终发展到万余人。】

【再之后,陈留县一个名叫樊并的人带着十三人起义,杀死了太守。】

【那么,朝廷究竟对这样不断出现的起义浪潮有没有什么反应?】

【有的,只不过这个反应,要到下一任皇帝,即汉哀帝时期。】

【——汉成帝本人对于朝政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并不关心这些;再者,他在位的时间也并不是特别长,因为沉迷酒色,最终中风暴毙。】

【继承皇位的汉哀帝,正是汉成帝当年想要改立为太子的定陶王之子,新任定陶王。】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