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怒道:“真是一群混账东西,大明的江山,就是被他们如此折腾没的吗?”
“他们的脑子里都是都是浆糊吗?“
“居然想到,先把一群贪官污吏给喂饱之后,让他们良心发现去救援平民百姓,真是一群无能,又无知,又自以为是之徒。”
......
【很快应天府上报的优免田亩,竟占耕地总量七成,原本承担赋税的自耕农被迫将土地“投献”给官绅,沦为佃户后反要缴纳更高额租税。】
【朝廷税银锐减,财政严重亏空,赤字连连,户部官员捧着见底的银库账簿,望着堆积如山的优免申请文书,急得鬓角生出白发。】
【最后,这一优免政策的试点,不得不被叫停,但那些已经享受到优免的人,其从量所获得的利,因层层阻碍太多,最终无法追回,只能不了了之。】
诸天成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啧啧啧,有利于那些贪官污吏和世家豪强的政策,那是就一路畅通,立即执行,一刻也不能耽误。”
“到了,对他们不利的政策时,那就百般阻碍,他们真是够可以,够恶心的。”
百姓乙:“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说后世人,说这后世的东林党人误国误民了。”
“他们把那个东林双秀之一的杨涟,在一个县城里做出来的政绩,大肆宣扬的太过多了,他们都以为大明的各个地方的官员,都是他们的东林党的杨涟?”
最后百姓乙冷哼道:“我估计,就是他们那些从东林书院出身的读书人,在他们自己获得功名与高官之后,他们之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像杨涟那样的?”
“如果,连他们自己人,都无法成为第二个杨涟那样的人,却要求别人,成为第二个杨涟,那就是一群虚伪至极之人。”
百姓丙:“那些被贪官污吏,世家豪强趁机强占去了的大明土地,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才是最让人意外的。”
百姓甲:“那不很正常吗?想要从贪官污吏,世家豪强的嘴里,把他们私吞的东西,给吞出来。”
“这是光靠嘴吧,说一些大道理,就能做到的?”
“天真!”
“最后,想不了了之,他们还能怎么办?他们有实力,有能力,敢得罪那么多人吗?”
......
【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末,内阁首辅叶向高,因遭到弹劾之后,主动连上62道奏疏请求辞职,最终获准,得以归乡。】
【而叶向高归乡之后,并没有大举践行自己主政时代,所倡导的善举,而是在辞官之后开始了寻山玩水,走乡访友了起来,并留下了不少诗篇。】
【这些诗篇中,也有一部分诗篇是叶向高因忧国忧民而来的作品。】
【然而在数年之后,当叶向高第二次当任大明内阁首辅时,叶向高也并没能实现匡扶大明朝政的理想。】
【但叶向高在第二次担任大明内阁辅时的作为,还是为大明王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那也是杯水车薪。】
【大明内阁首辅之职,不是谁当上了,就一定有作为的,莫说与张居正相比了,连高拱都是他们难以逾越的大山。】
【在叶向高重回朝廷时,那时的东林党,已经不是最初的东林党,东林党的内部,也同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与分歧。】
【万历四十二年,随着叶向高辞去内阁首辅之后,东林党的发展势头,遭遇了遏制,其它党派也趁机反扑,大明朝廷内部的党派之间的相互倾轧也变得越加的激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大明的辽东王李成梁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由于大明东北局势紧张,此时已经更换了九任辽东总兵官,大明东北与蒙古人,与女真人,之间紧张局面,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他们之前,通过走私,把大明大量的火器装备等走私到东北,加上中原境内,自播州之乱被平定后。】
【他们杀鸡儆猴的的效果,虽然起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但是在他们的贪婪无限的贪腐之下,百姓的民怨,已经在不断的积压中之在大明各地各外都出现了暴发。】
【在大明王朝外部局势紧张,内部不安稳的情况下,在刚刚担任当时的大明内部首辅沈一贯的举荐上,76岁高龄的李成梁,再次担任了辽东总兵官一职。】
【在李成梁再次担任了辽东总兵官时,李成梁凭借着昔日的威望,迅速整饬边防,加固城池堡垒,操练士卒,使辽东军队的战斗力在短期内有了一定提升。】
【同时,也因李成梁的到任,让辽东的紧张局势得以缓解。】
【此时在建州已经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比其它女真氏族更早一步向大明王朝,再次表现出忠诚与恭敬有加,并且主动增加了对大明朝廷的朝贡。】
【李成梁再次担任辽东总兵官,辽东局势就变得相对的稳定起来,这也给后世人无限遐想,以及想要探知这其中,是不是有世人所不知道的真正历史真相的原因。】
【因为李成梁在后世,获得养寇自重的骂名,就是在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而得来的。】
【由于大明朝廷对女真人采取的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所以与大明权贵高官进行走私贸易的女真人,也不仅仅是与努尔哈赤。】
【其它各部的女真人,也同样在让大明权贵高官进行走私贸易。】
【由于大明的火器,不断通过走私的途径进入女真人各氏族之中,手上有了武器,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劣的情况下。】
【大明东北的局势,就没有安稳过。】
【当然,这也是大明朝廷乐意看到的,只是他们谁都没有料到,女真人的各大氏族之间多年积攒的仇恨,会被努尔哈赤给统一了。】
【这些人当中,同样也包括了李成梁。】
【李成梁第二次担任辽东总兵官时,早已经没有了壮年时期的雄心与豪气,在行事风格上,也是以保守为主,已经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