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现在已经确切地锁定了赵恒真正的用兵方向,赵旭心中的担忧和顾忌便减轻了不少。他当机立断,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首先,他命令牛皋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严密监视北方草原上宋军的一举一动,确保不会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
紧接着,他果断地派遣岳飞率领大军直接向大名府和真定府发起猛烈攻击。这两座城市都是战略要地,一旦被攻克,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赵旭也没有忘记南边的韩世忠。他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要求韩世忠以最快的速度攻占杭州湾的临安府。这样一来,就能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赵恒的军队困在其中。
赵旭深知,这一次的作战目标至关重要。他要通过这种方式,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对赵恒形成巨大的压力,让他无法轻易逃脱。接下来,无论赵恒是否打算与自己决一死战,他都只能被迫逐渐向西部撤退。
毕竟,如今的大宋王朝,最为富庶的地区当属华北和江浙一带。相比之下,西北边陲地区相对较为落后。即使赵恒逃到那里,也很难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此外,根据赵旭从各方面收集到的情报来看,赵恒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直将军队驻扎在西部。这显然不仅仅是为了从背后偷袭自己那么简单,他很有可能还隐藏着其他的后手。
岳飞接到命令后,马上亲率五万大军直接向真定府发起进攻。经过这些天来的全面安排,早已经将那些大炮运抵到真定府的城外。
岳飞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地站在战场之上,他目光如炬,凝视着眼前那座巍峨澎湃的高大城墙。这城墙高耸入云,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天险,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岳飞并没有被这看似无法攀越的城墙所吓倒。他果断地下达了全面攻城的命令,他相信自己的军队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定能攻破这座坚城。
随着岳飞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一架架无比巨大的火炮,被众人用力拖拽到真定府城的城墙之外,准备向城墙发起攻击。
突然间,一阵震耳欲聋的炮火轰鸣响起。只见一颗颗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准确地落在城墙上。刹那间,那无比坚固的城门被炸开,四分五裂,碎片四处飞溅。高达数丈的城墙也开始剧烈地颤抖,仿佛在痛苦地呻吟。
真定府城楼上的宋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轰炸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惊慌失措,有的抱头鼠窜,有的则直接被吓傻了,完全失去了战斗的意志。随着每一颗炮弹的降落,都有许多人被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而城头上那些原本用来阻挡普通士兵攀爬的各种设备,在大炮的轰炸下,瞬间化为尘埃,根本无法抵挡这强大的火力。
这一次,岳飞的军队后方弹药储备充足,他心中盘算着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猛烈的轰炸来给城中的守军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迫使他们主动投降。毕竟,城中的百姓同样也是大宋的子民,岳飞并不希望双方在城内展开激烈的厮杀,以免给无辜的百姓带来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岳飞所携带的几门重炮,都是经过精心改进和提升的大型火炮。这些火炮不仅射程极远,可以覆盖到城墙的各个角落,而且其炮弹的轰炸效果更是比以往的迫击炮提升了整整一倍的威力!
当炮兵们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将一颗颗炮弹装填进炮膛,然后准确地击射在那高耸入云的城墙之上。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爆炸声震耳欲聋。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城墙遭受如此猛烈的轰炸,但城楼上的守军却似乎并没有被吓倒,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顽强抵抗。
不过,岳飞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深知这些重炮的威力,相信只要持续不断地轰炸,一定能够突破城墙的防线。于是,他果断地下令继续炮击,绝不手软。
随着时间的推移,炮弹如雨点般不断地砸向城墙,终于,在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后,城墙上的守军开始抵挡不住了。他们纷纷逃离岗位,四处逃窜,城楼上很快就变得空无一人。
然而,岳飞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赶走守军,还要在城墙上炸出几个足够大的孔洞,以便后续的攻城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由于那几门重炮的威力实在太过巨大,所以要在城墙上炸出孔洞并不是一件难事。没过多久,只听得几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城墙就像被撕裂一般,出现了几个巨大的缺口。
也许是那威力巨大的大炮带来的强烈震慑,让城中的守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在第一轮炮火停止射击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城墙的几个缺口处竟然很快就悬挂起了白旗。
岳飞深知兵不厌诈的道理,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投降,他并没有掉以轻心。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果断地分别派出了几支装备精良、手持钢枪的队伍,前往城墙下进行实地查看。
这些勇敢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接近城墙,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经过一番仔细的侦察,他们终于确认对方是真心实意地愿意投降。于是,岳飞下令让这些守军们列成整齐的队伍,从城墙的缺口处走出来,集中到一个开阔的地方。
按照岳飞原先的设想,攻打真定府恐怕需要耗费一些时间。毕竟,他原本计划在外围进行轰炸,尽量避免进入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以免给无辜的老百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经过一轮如此强大的轰炸,这些守军们竟然就直接放弃了抵抗的念头。他们甚至没有出现四处逃窜的混乱局面,而是全部老老实实地举起双手投降,安静地等待着岳飞的处置。
就这样,岳飞一直等到王贵率领着军队顺利地进入真定府的城内,并确认城中所有的守军都已经完全投降之后,他才放心地率领着自己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城内。
接下来的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仿佛一切都在岳飞的掌控之中。他张贴安民告示后,百姓们的骚乱迅速得到平息,真定府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安宁。
对于那些投降的军队,岳飞严格按照赵旭的指示行事。他将这些人全部押送至幽云十六州,让他们在那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放牧。这样一来,既可以让这些士兵逐渐习惯草原生活,也能为国家的畜牧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处理完真定府的事务后,岳飞并未过多停留,他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朝着大名府疾驰而去。由于真定府与大名府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没过多久,岳飞的大军便抵达了大名府的外围。
然而,这一次的情况却完全出乎了岳飞的意料。当他的先头部队尚未接近大名府时,竟然已经有好几支宋军队伍主动出城迎战。这些宋军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毫不畏惧地冲向岳飞的军队。
尽管岳飞的大军装备精良,拥有威力强大的大炮和步枪,但这些宋军似乎并不惧怕。他们在遭受猛烈攻击后,虽然被打得狼狈不堪、望风而逃,但后面却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员奋勇向前,毫不退缩,甚至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没过多久,岳飞便得到消息,驻守在大名府的主将竟然是大宋的名将!不仅如此,陪伴在他身旁的那几员副将,也都是大宋朝声名远扬、备受尊崇的忠君良将。
岳飞心中暗自思忖,终于明白了那些军队为何会如此主动地向自己发起进攻。显然,这些仍存有一定愚忠思想的名将们,即便明知自己绝非对手,却依然妄图通过最后的垂死挣扎,为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延续一线生机。
经过深思熟虑,岳飞决定遵循赵旭的指示行事。他当机立断,直接派遣了一支谈判团队前往大名府,目的便是要将自己的真实意图传达给城中的守军将领们。
这支谈判团队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需要向大名府的守军将领们阐明,岳飞此次出兵并非要推翻大宋王朝,而是另有缘由。
当谈判团队抵达大名府时,城中的守军将领们起初对他们心存疑虑。然而,随着谈判的深入,岳飞的使者们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尤其是当提到当今圣上赵恒的种种不作为,以及他在治理天下方面的各种无为时,城中的守军将领们开始陷入沉思。
使者们接着强调,赵恒的弟弟赵榛相较于其兄,在治理国家方面更具才能和潜力。与其让赵恒继续执掌朝政,倒不如让他主动退位让贤,让位给更年轻有为的赵榛来治理大宋天下,如此或许才能挽救大宋于水火之中。
这场谈判异常艰难,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
就在众人都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赵旭果断下令,让赵榛亲自前往大名府城外。当赵榛的身影出现在城门外时,城中的那些将领们终于被打动了。
他们意识到,赵榛或许真的是那个能够带领大宋走向繁荣昌盛的人。于是,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城中的守军将领们最终决定放下武器,主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