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修炼的妖称为妖修,得道成仙的妖则会被天地法则和洪荒生灵接受,成为与人族无差别的仙者。
但无论他们怎样修炼,修为如何高深,实力如何逆天,也当不起神兽的称呼。
神兽乃天地孕育,是天地法则诞生之物,先天具备强大力量和独特神通,地位尊崇。
其本身血脉强大,随着年岁的增长实力自然拔高,是天地间的独特存在。
这些神兽往往代表天地秩序,受到洪荒生灵供奉。
有的还会成为仙修大能的坐骑、护法或者镇守一方的圣灵。
当然了,并非所有神兽都是善物,也有凶恶之兽,比如饕餮,比妖魔还要可怕嗜血。
但纵然如此,也丝毫不影响神兽的地位,洪荒之中他们依然是强大、力量的代表,成为争抢的对象。
曾有古籍对此有过描述:
天地初开之时,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其间有灵韵凝结,化而为神兽。
彼时鸿蒙未判,阴阳未分,唯此等生灵傲立乾坤,其角可抵九霄,其爪能裂幽冥,每一呼吸皆暗合天道循环。
凡修炼之妖,纵使历经千载苦修,褪尽妖骨化人形,渡劫飞升列仙班,终究难脱后天修持之桎梏。
彼辈虽得长生道果,可驾祥云、饮琼浆,然每逢天地大劫,仍需谨守本心以防道基崩毁。
曾有青丘九尾狐修至大罗金仙,见麒麟圣尊仍须行弟子礼,此乃先天后天之别也。
神兽之贵,首在血脉。
青龙鳞甲生而铭刻周天星斗,白虎额间自带杀伐道纹,彼等幼时嬉戏云间,爪牙无意划破虚空便有混沌之气流转。
南海有玄武幼子酣眠三千年,醒时龟甲已自成八卦阵法;
西昆仑白泽幼崽初睁目,眼中即有万卷天书虚影沉浮。
此等造化,非后天修炼可企及。
洪荒众生供奉神兽,非独畏其威能,实因彼等本就是法则化身。
朱雀振翅则南明离火不熄,应龙摆尾则四时雨水有序。
商羊现世必伴五谷丰登,当康出没定有六畜兴旺。
大能者若得神兽相伴,如截教金灵圣母座下玉麒麟,不仅可镇气运,更能借其沟通天地至理。
然神兽亦分正邪。
饕餮张口可吞三山五岳,其腹中自成炼狱;穷奇双翼遮蔽日月,所过之处瘟疫横行。
然则天道至公,纵是凶兽亦掌平衡之责。
昔年梼杌现世吞噬百万生灵,实为消弭天地怨气;混沌肆虐八荒,暗合量劫更替之数。
故大神通者遇凶兽,往往镇压而非诛灭,以全天道循环。
而今洪荒之中,神兽踪迹渐稀。
有传闻谓龙凤初劫时,祖龙元凤以精血孕育后代,致血脉不纯;
亦有人说封神战后,诸圣重定秩序,将多数神兽拘往三十三天外。
唯余些许混血后裔游走三界,引得修士竞相追逐。
有诗证曰:\"先天有灵非凡骨,爪踏阴阳角挂星。纵是大罗金仙客,难求神兽伴云程。\"
而妖修原为洪荒普通动物、植物乃至器物,因机缘巧合之下被天地灵气滋养,开启灵智后修炼成精。
那些寻常走兽、草木,乃至沉寂千年的古器顽石,若得日月精华点化,受天地灵韵滋养,便有可能在某个玄妙的契机下开启灵智。
一株青莲承晨露而通幽,一只白狐饮月华而生慧,甚至是一柄古剑因染血而觉醒——这便是妖修最初的缘起。
它们挣脱蒙昧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天地异象,或是深山骤起霞光,或是古洞突现瑞霭,这些征兆都预示着又一个生灵踏上了逆天改命之路。
得道之途对妖修而言犹如攀越万丈绝壁。
那些有幸拜入碧游宫等玄门大教的妖修,每日需在晨熹未露时便开始吐纳先天紫气,夜半仍要对着北斗参悟道韵。
金鳌岛上的龟灵圣母为褪去甲壳修得人身,整整三百年忍受蜕骨之痛;
云霄娘娘为洗练血脉中的妖气,甘愿在九幽寒潭中闭关一甲子。
即便如此勤修,能证得金仙道果者仍百中无一——毕竟草木禽兽之躯要获得天地法则认可,远比人族修士更为凶险。
而大部分妖修则难改本性,嗜杀行恶,成为受人诟病和厌恶的妖魔。
而且,妖修若要得道成仙,付出的努力往往是人族的十倍、百倍甚至更多。
光有努力也不行,本身的气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的出身决定了需要争夺资源,容易沾染因果。
纵然向善努力,成为万众羡慕的仙者,妖修也不一定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最鲜明的例子便是截教,经常被其他教派仙者称为湿身卵化、披毛带甲之徒,被他们看不起。
所以,申公豹曾经与沐风云说过,人心中的成见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高山。
简而言之一句话,神兽是天生的贵族,妖修是逆袭的草根。
二者之间的核心差异在于出身、血脉和天地法则大道的认可度。
哮天犬哪怕已是天仙神犬,有幸成为杨戬这位阐教弟子的灵宠,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依旧是妖修,改变不了根脚。
而赑屃可不同,这是天地诞生之物,拥有真正的独特技能和无比尊崇的血脉,远非妖修能比的。
所以,当哮天犬嗅到赑屃的神兽气息后,才会震惊的无以复加。
要知道,在洪荒这方天地间,封神大劫以前就鲜有神兽露面,大劫之后更是销声匿迹,再没有发现有哪只神兽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