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之中。
天河道人聆听着眼前之人的汇报,神色亦是随之不断变幻。
“四方仙宗?宇长空的人?”
这段时间里,在他的授意下,手下之人皆是扩大了搜索范围。
并将齐运生也纳入到搜捕的行列之中。
而后也是没有多少波折,便有人在四方仙宗的势力范围内,寻得了齐运生出没的踪迹。
并且确认了齐运生是通过四方仙宗的令牌传送离开的。
虽然从目前已知的情报,天河道人并不能坐实齐运生和方霄的关系。
但能拿着四方仙宗的令牌,还来东源域寻找姚氏一族。
这很难让人不往宇长空身上联想。
天河道人甚至怀疑,这背后的一切皆是宇长空策划的。
也就是齐运生并未前往四方仙宗,而是传送去了更为遥远的‘长椿域’。
这才令天河道人暂时按耐了下来。
否则别说宇长空与他同为大乘期。
为了‘万胜通玄剑诀’,他还真有可能去找四方仙宗的麻烦。
“此事你办的不错,不过这还不够。
你亲自走一趟‘长椿域’,将此人给我带回来。
对你的承诺,本尊不会忘记的。”
虽然天河道人很想亲自前往‘长椿域’,但他又担心方霄仍藏匿在此。
若是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趁机逃脱,届时,恐再难寻其踪迹。
对方只是见神境武修罢了,派去一名合体期已是绰绰有余。
而如果方霄真的现身的话,天河道人再亲自前往,也为时不晚。
“前辈放心,在下定不负所托,将人给您带回来。”
此人在发现齐运生的踪迹后,可谓是大喜过望,如今再得天河道人的允诺,哪怕没有拿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却仍是激动万分。
其甚至已经感觉到,大乘期亲传弟子的身份以及去往真仙遗府的名额,正在朝着自己招手呢。
随后此人也不再继续耽搁,在天河道人的示意下,便迅速离开。
并就此踏上了前往‘长椿域’,捕捉齐运生的路途。
……
而方霄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此刻的他,可谓是一心扑在‘万胜通玄剑诀’之上。
没错,天剑山第二重传承考验,方霄没有任何意外的通过了。
随后,他甚至都顾不上将击败自我后,得以提升的剑道收获进行稳固。
就开始全身心的参悟起第二阶段的传承。
而到了这里,不用剑灵解释,方霄也已经知晓,铸魂之后该如何修炼了。
明性境,乃是凝聚真灵,调动天地元气,这一点与化神期没有区别。
但‘万胜通玄剑诀’自是不同寻常。
其不限制剑魂种类的目的,便是为了让传承者铸就最契合自身的剑魂。
而在突破进阶明性境的那一瞬,‘万胜通玄剑诀’会通过剑魂,为传承者凝练出独属于自身的魂体。
需知,武修想要进阶合体后期,就要以搭建‘道脉’、铸就‘道骨’的武魂,与神魂相合,方可凝聚‘道身’。
而在这里,并非没有关卡、瓶颈。
能否顺利凝聚‘道身’,还要看武魂与神魂之间,是否契合。
许多武修所修炼的功法,皆是沿用前人所留之传承。
属性或许相辅,但照猫画虎所铸就的武魂,却未必就能与自身契合。
但‘万胜通玄剑诀’不仅推崇铸就最契合自身的武魂,之后也会协助凝练出与武魂契合的魂体。
如此二者可谓是不存在半点隔阂。
待到合体中期顶峰之时,甚至都不需要刻意的破境。
这二者便会相互牵引,自行融合。
从而凝聚‘道身’,水到渠成的进阶至合体后期。
并且有着魂体的加持,道身也将更为圆融、完美。
这不仅体现在实力上,更是对蕴化‘道种’有一定的助益。
譬如凌太初以‘长生剑’所凝练的‘长生魂体’。
哪怕最终没有收集到任何‘神树真意’,只有‘建木真意’这一种,未来凝聚‘道身’,同样不会出现阻碍。
但若是每多收集一种‘神树真意’,‘长生剑’提升的同时,‘长生魂体’也会随之成长。
剑灵甚至断言。
凌太初若能集齐九种‘神树真意’,蕴化‘道种’的成功率,将高达九成以上。
试问这种诱惑,谁能抵抗的了。
当然,方霄有自己的道途,并且对于未来蕴化‘道种’也有一定的把握。
更不用说,还有‘求道花’协助。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羡慕。
不过这些距离方霄还十分遥远。
眼下练好‘万胜通玄剑诀’明性篇才是重点。
毕竟,若不能打破铁则,那他的武修一途,明性境巅峰便是终点。
因此,他当下所要做的,便是进阶明性境,凝练好自身魂体。
之后再尽快提升至明性境巅峰,进而尝试收回道轨。
“方小子你还真是个狠人啊!
我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思路,没想到你是真敢干啊!”
剑灵还以为方霄只是想想而已,没想到这段时间闭关,居然真的是在捣鼓此事。
并且还做成了。
之前找它开启传承考验时,还有点不敢相信。
如今看来,却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虽然‘蜕器化形’是成了,但那好歹也是曾经的本命之宝,你是说碎就碎,愣是不带一点犹豫。
如今也算是成全了你的心愿,真就让你做成了此事。”
“前辈这是哪里的话,您不是也想让晚辈做这天剑山传人吗。
我这不是在努力达成您的愿望嘛。”
方霄一边再次开始准备‘由因及果’,一边则是和剑灵打趣。
对此,剑灵也是毫不在意,不过其语气却是周遭一肃。
“说正事,虽然你这个想法是挺新奇的,但恕我直言,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成功了自然最好不过,可若是失败了。
却也不要因此而感到气馁。
毕竟你的修士之路已经是无人能及了,没必要非得求全。”
其之所以这么说,便是担心方霄失败之后,接受不了现实,从而乱了心境。
但显然,它对方霄的道心并不了解。
在方霄看来,能拿到的,自然要拿到。
可若是拿不到,那也没必要因此而觉得不甘。
毕竟世上之物千千万,人不可能全都据为己有,终是要有所放弃。
所谓取舍之道,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