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载坖这边正在准备进宫的各项事宜的时候,汪道昆再次登门,朱载坖赶紧请他进来,朱载坖问道:“伯玉兄今日怎么有空来了。”

汪道昆笑着说道:“殿下要的昆山腔班子,在下寻到了!”

朱载坖一惊,汪道昆好本事啊,莫不是使用了钞能力,朱载坖问道:“伯玉兄何处寻来的昆山腔班子。”

汪道昆笑着说道:“殿下,魏良辅不是放了山东左布政吗,如今做了藩台,变不想回京了,派一家人变卖京中产业,下官得知他家中有一昆山腔家班,便将殿下写的一折给他看了,言明想买他的家班。魏良辅答应了,三百金将家班卖予下官,算是半卖半送。”

朱载坖有点无奈,宫里一位贵妃一位皇贵妃,给自己不过送了七八百两的银钱绢帛,汪道昆买个家班就要三百两,还是半卖半送。

不过汪道昆来了,朱载坖正好可以和他商讨一下进宫演戏的事情。

朱载坖将汪道昆请进来,说了此事,汪道昆倒是很积极,他精通音律,熟知各种掌故,对现在的戏曲很了解,就向朱载坖介绍了一下相关的情况。

朱元璋定鼎南京后,除了朝廷宴会及祭祀所用的礼乐外,本来没有什么杂剧,用朱元璋自己的话说就是:“吾平曰无优伶亵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他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

但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就召见昆山长寿老人周寿谊,并谈及昆山腔问题。据实录记载,周寿谊,昆山人,年百岁,其子亦挤八十,同 赴苏庠乡饮。徒步而往,往返便捷,其精力强健如此。

后太祖闻其高寿,特召至京,拜阶下,状甚矍铄。问今岁年若干,对日:“一百七岁。”又问:“平时有 何修养,而能致此?”

对曰:“清心寡欲。”上善其对,笑曰:“闻昆山腔甚佳, 尔亦能唱否?”

对曰:“不能,但善吴歌。”命之歌。歌曰:‘“子弯弯照几州,几 人欢乐几人愁。几人夫妇同罗帐,几人飘散在他州。”上抚掌曰:“是个村老儿。 命赏酒饭,罢归。”

这是昆山腔第一次出现在大明宫廷记录中。

汪道昆还提及了皇明祖训中关于戏曲的禁令,汪道昆说道:”殿下,太祖曾有禁令,诏礼部申禁教坊司及天下乐人,毋得以古先圣帝、明王、忠臣、义士为优戏,违者罪之。先是,胡元之俗,往往以先圣贤衣冠为伶人笑侮之饰,以侑燕乐,甚为渎慢,故命禁之。现在虽然民间对此已经不再忌讳了,但是宫廷之中,殿下还是要忌讳的。“

朱载坖点点头,汪道昆说得很对,这年头虽然没几个人把皇明祖训当回事,但是自己作为皇子,一旦被人拿住这样的把柄,那就是很麻烦的事情。

汪道昆继续介绍第一部进入宫廷演出的南戏,乃是高明的琵琶记,高皇笑曰:“五经》《四书》, 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既而曰: “惜哉,以宫锦而制鞋也!”由是日令优人进演。

《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即《赵贞女蔡二郎》),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据记载,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琵琶记》基本上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但改变了原故事中蔡伯喈背亲弃妇的形象。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让他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为了终养年迈的父母,他本来并不热衷于功名,只是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

从琵琶记开始,南戏和昆山腔开始走入宫廷。

洪武年间,苏复之作传奇《金印记》,曾在大明宫廷演出,并收录在万历初 教坊司程万里编纂的曲选《大明春》中。《金印记》演苏秦故事,讲的是苏秦由一个破落书生,变成佩六国相印的故事。

成祖永乐年间,周王朱有徵撰成《张天师明断辰钩月》杂剧,又写了《甄月娥春风庆朔堂》、《惠禅师三度小桃红》、《神后山秋称得验虞》等杂剧,将北曲发扬光大。同时,辽王朱权也是宗室内极善音律杂剧的,着《冲漠子独步大罗天》等杂剧。

明代初年的宫廷戏曲,主要来自于南戏的进贡和朱有徵、朱权两位宗室戏剧家的创作,太祖好南曲,故而昆山腔在宫中流传,成祖好北曲,多多用中州韵,成为大明宫廷戏曲的规范。

明宣宗喜好戏曲,搞出了许多趣事轶闻,户部尚书黄福,持正不阿,宣宗命观戏,曰:“臣性不好戏。”命围棋,曰: “臣不会着棋。”问何以不会,曰:“臣幼时父师严,只教读书,不学无益之事, 所以不会。”

宣宗意不乐,居数日,敕黄福年老,不烦以政,转任南京户部,优闲之,实疏之也。因为不陪皇帝看戏,被免去了官职,他可能是第一人。

宣宗还颇有点幽默,当时的左都御史吴中,既好色又惧内,,而妻严酷不敢近。一日,领诰命归,妻令左右读其词,因问吴中曰:此果圣语耶?

吴中曰:‘不过词臣代言耳。’妻曰:‘此翰林真 无忝清华,即吴中一诰,何尝以一廉字许之。’中惭笑而已。盖吴中素以贪墨着也。 其后禁中优人承应,遂作《吴中畏内》一剧,上辄为大笑。

宪宗也是雅好戏曲之人,而且宪宗时出了一个宫廷戏曲名家,名叫阿丑,优人阿丑受到宪宗宠信,他在宪宗面前扮戏讽刺宦官汪直和保国公朱永,竟导致汪直失势。

据汪道昆讲,宪庙时,太监阿丑善诙谐,每于上前作院本,颇有东方朔谲谏之风。

时汪直用事,势倾中外,阿丑作醉人酗酒,一人佯曰:“某官至!”酗骂如故。 又曰:“驾至!”酗骂如故。曰:“汪太监来矣!”醉者惊迫帖然。傍一人曰:“天子驾至不惧,而惧汪直,何也?”阿丑曰:“吾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也!”

阿丑以一介伶工,竟然将炙手可热的大太监汪直拉下马,倒成了一个奇闻流传下来了。

不光如此,优人阿丑在宪宗面前扮戏讽刺汪直同党王越、陈钺,宪宗遂疏汪直、王越, 免陈钺兵部尚书职。阿丑作直持两斧,趋跑而行。 或问故,答曰:“吾将兵,惟仗此两钺耳!”旁人问钺何名,曰:“陈钺、王钺也。”宪宗遂罢二人。

看来这个阿丑确实是极得宪宗皇帝喜欢,否则也不会因为他的戏谑诙谐之言,就罢免大太监和当朝的兵部尚书、伯爵。

不光如此,大臣也利用宪宗喜好戏曲,作为攻讦政敌的手段,当时阁臣万安、刘吉在宫中上演《刘公子赏牡丹记》,迫使当时的内阁次辅刘诩被罢官。本来宪宗皇帝对他是十分器重,他是宪宗的老师,他个性刚直,讲学认真,被称 为讲官第一,深得宪宗器重,称呼他为“东刘先生”。

但是与当时的首辅万安和阁臣刘吉不和,两人设计陷害刘栩。因为宪宗喜好戏曲,多令大臣进献或编撰民间戏曲,到宫内演出,刘栩作为次辅又是宪宗的老师,当仁不让经常为宪宗搜集戏曲剧本。万安、刘吉遂设计陷害。

讲到此处,汪道昆却不敢讲了,朱载坖问道:“伯玉为何不讲了?”

汪道昆说道:“事涉宪庙,下官还是不讲罢了。”

朱载坖吃瓜吃得正开心,怎么能不讲呢?便说道:“走走走,书房里来讲。”便拉着汪道昆到书房里。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