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膳之后,安乐从皇宫离开,出来的时候身边多带上了一人。
“阿兰姑姑,宫内放阴,即便提前,也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我这边已经让朱伯安排了人去看守,院子里面还需要阿兰姑姑多费一些心。”
朱凯旋安排的人,都曾经是清河亲王府的亲卫,有些因为年纪上来了,不得不离开,有些则是因为在战场上受了伤,但无一例外,都是知根知底的存在。
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即便查到里面有些人清清白白,未曾参与过,安乐也是不敢再用了,所以里面并无保姆照应孩子,是从亲王府内指了几个人过去,只是到底不如从皇宫里面出来的人细心妥帖。
“都是奴婢该做的事情,当不得王妃的话。”
阿兰姑姑带着宫里人一贯的谦卑,又絮絮叨叨说了一些话之后才安排人将他送到京郊的保育堂中。
随后,安乐便是为孩子们挑选先生。
这段时间,她可谓是忙的团团转,因着保育堂的事情,她名下的产业,也不敢全权交给底下人处理了,到底是让人送了账本过来查一查账目。
所幸,管着产业的人,到底还是有几分靠谱的,只在安乐允许的范围内吃一些红利,并没有过多的贪污。
只是如今是这样不错,若是安乐再放手不管一段时间,说不定就又是另一个模样了。
再加上为保育堂挑选先生的事情,安乐虽说不至于忙的脚不沾地,到底是消瘦了不少。
无论孟春他们怎么想着给安乐补回来,都是于事无补。
就这样忙忙碌碌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将事情彻底的解决干净。
保育堂的孩子们都是没有任何学习基础的,所以暂时聘请的只是启蒙先生,所以,倒是省了不少的事情。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天分,渐渐变显露了出来,这个时候,才真是要忙碌的时候。
文治武功,安乐想让他们都懂些皮毛,将来无论是从属于哪个行业,多学些东西,对他们总是没有坏处的。
等到保育堂的事情,彻底告一段落之后,北耀国传来消息,北耀国皇帝卫冕,被人暗害,中毒而亡,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卫明舟。
只是,另外还留下了一份遗诏,让五皇子辅佐卫明舟,做为辅政大臣。
听到这个消息,安乐简直是哭笑不得。
这卫冕,身为一国皇帝,想的也太少了吧!
让五皇子做辅政大臣,究竟是想帮他,还是想害他?
且先不说卫明舟和北耀皇室之间的恩恩怨怨,只是作为一个皇帝,就没有人能够容许,宗室在自己面前对政事指手画脚。
更何况,这个宗室还和自己有仇。
安乐自然明白,卫冕这是担心卫明许自幼在桑南国长大,对北耀国没有归属感,会拖着整个北耀成为桑南国的附属国。
只是,只留下一个五皇子,又有什么用呢!
这一切,难道不是他自己造的孽吗?
即便那几个世家在北耀国的地位在如何的根基稳固,难不成还能在明面上对一个皇子动手吗?
至于背地里的那些手段,卫冕作为一个帝王,真的想护住一个孩子,难道很难吗?
更何况,卫明舟少年老成,只看他这么多年在桑南国做的一切就知道了,只要给他时间,只要能在他少时的那几年,短暂的庇护他一下,等他到了十岁往上,他自己就能护住他自己了。
可是,卫冕偏偏就将他一路驱逐,直接给撵到了桑南国。
护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护不住两人感情的结晶,这样的帝王,当真是,无用至极!
得到这个消息,安乐也是想要去北耀国看一看的。
毕竟,她和云宁已经两年的时间都没有见过了。
再加上从今往后天南地北,这个时候又不像后世那般交通便利,她再想和云宁见面,恐怕很难。
只是,三年夫孝,现在还有一年的时间,参加宴会什么的,她是想都不要想。
想到最多一年的时间,云宁会回来一趟,安乐最终还是按耐下了自己焦急的心。
所以,最后,她也只是将自己早早准备好的贺礼送到了皇宫,托付陛下一同带过去。
安乐虽然没有去,这一次,陛下却是要亲自过去一趟的。
卫明舟自幼在他的膝下长大,可谓是他最最看重的孩子,甚至,一直以来,都是想要将桑南国的皇位托付给他的。
只是,卫明舟一直都挂念着母亲的血海深仇,所以,一直推拒不收。
这么多年来,他们舅甥两人,也从来没有分别过这么长的时间,对于楚乘风而言,北耀国,那就是个虎狼窝,卫明舟和云宁去了那里,即便如今传来好消息,但是没有亲眼见过,楚乘风依旧放不下心。
将政务全权托付给楚承恩代理,带着皇帝的仪仗,直接便奔赴北耀国而去。
安乐去不得,只能留在上京,为此,很是郁郁寡欢了几日。
一直到保育堂送来好消息,说是里面发现了一个读书颇有天分的,安乐才打起精神来去转了一圈。
那个读书很有天分的,安乐其实也是见过的,就是那一个当日敢独自跑到王府来报信的小子。
“果真是你。”
安乐当初便看出这小子是个机灵的,如今看到是他也不意外。
只是看着他红润了许多的脸庞,又长高了的个子,心中不免有几分感慨。
“你叫什么名字?当初是我疏忽了你们,若是早一点布置下去,你们也不至于受这么多的苦楚。”
小男孩按照女官教授的礼节,恭恭敬敬给安乐行了一礼,“小子先前并无名字,先生为了教导我们,给取了学名,名唤方连云。”
他说着,抬头看了安乐一眼,眼中全然都是一派感激赤诚之色。
“王妃万万不可说这样的话,若不是您收养了我们,我们这些人还不知道要流落到何处呢,如今,能够吃饱穿暖,甚至还可以读书识字,都是您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