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
程海峰的问题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众人对空天母舰生存逻辑的深层疑虑。
首座领导微微前倾,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作为经历过96危机的老海军,他太清楚“庞然大物”在战场上意味着什么。
陈司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中映出屏幕上的空天母舰模型,喃喃道:“是啊,这么大的舰艇,必然会成为敌人的首要目标。”
吴浩却显得从容不迫,指尖在屏幕上轻点,空天母舰的舰体结构开始层层拆解,露出内部复杂的蜂窝状结构微笑着讲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也不是没办法解决。
吴浩看着现场众人说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重新定义了‘体型’的概念。
这艘空天母舰的主体采用‘石墨烯气凝胶-碳纳米管’复合骨架,看似庞大,实际重量只有同体积铝合金的1\/20。”
他调出材料强度对比表,说道:“这种材料能承受100兆帕的压强,比钛合金高5倍,而且具有自修复能力,就像蜂巢一样,即使局部受损,整体结构也不会崩溃。”
此外,我们的母舰采用‘洋葱式防御结构’,最外层是纳米陶瓷复合装甲,能抵御速度3公里\/秒的陨石撞击。
中间层是液态金属缓冲层,当受到激光攻击时,液态金属会自动流向高温区域,像血液循环一样带走热量。
最内层是能量屏蔽舱,用超导线圈产生强磁场,偏转来袭的动能武器。”
李建明凑近屏幕,看着那些细如发丝的纳米管网络问道:“这怎么做到的?”
“灵感来自蜘蛛网。”
吴浩微笑着解释道:“蜘蛛丝的强度是钢的5倍,但密度只有钢的1\/6。
我们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原子尺度上‘编织’出这种复合材料。
更关键的是,它能通过电刺激改变形态,遇到陨石撞击时,局部材料会瞬间硬化,就像昆虫的外骨骼一样。”
程海峰仍有疑虑道:“但再坚固的外壳,也挡不住激光武器的攻击。”
“所以我们给母舰设计装上了‘能量护盾’。”
吴浩调出防御系统演示,空天母舰周围突然浮现出淡蓝色的光晕,说道:“这是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主动防护层。
当探测到高能束攻击时,舰体周围的电极会电离空气,形成等离子云,将激光能量散射到太空中。
根据模拟测试,这种护盾能将100兆瓦级激光的杀伤力降低92%。”
李建明盯着装甲结构的剖面图,虽然点头但还是不禁说道:“但再厚的装甲,也挡不住动能武器的饱和攻击。”
“所以我们把‘防御’的概念从‘被动挨打’转向‘主动拒止’。”
吴浩调出武器系统界面,数十个红点在母舰周围的太空区域闪烁,介绍道:“这是‘卫戍’主动防御系统,由装备在空天母舰上的各级武器装备弹组成。
从远程防空导弹,不,应该叫拦截导弹,到中程激光武器,再到进程速射炮,为整艘空天母舰构建多重立体防御体型,将有效拦截各种来袭目标。”
说着,他演示空天母舰拦截来袭导弹的的作战流程,一枚模拟敌方导弹刚进入射程,就被空天母舰的雷达发现并迅速锁定发射拦截弹,在太空中精准撞击目标。
程海峰注意到母舰上的造型奇特的武器装备问道:“那是激光武器?”
“对,是我们专门为空天母舰设计的‘天罡’舰载激光炮。”
吴浩放大镜头,展示这台激光炮的细节,然后介绍道:“为了适应太空环境,我们在现有激光炮的基础上进行了研制改进,它利用舰船电力提供的能量,能产生波长1.315微米的激光束,在太空中的有效射程超过500公里。
根据测算,单次射击成本仅为传统导弹的1\/100,而且没有弹药库存限制,只要反应堆运行,就能持续射击。”
他调出能量消耗曲线,说道:“每次发射激光束消耗的能量,只相当于母舰储能系统的0.1%,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首座领导忽然指着母舰下方的蜂巢状结构:“那些小口径炮管是……”
“‘流星’近防系统。”
吴浩解释道:“它发射的不是传统炮弹,而是直径10厘米的钨合金弹丸,通过电磁轨道加速到20公里\/秒。
在太空中,这样的弹丸足以将来袭导弹撕成碎片。更关键的是,它配备了AI火控系统,能同时追踪2000个目标,拦截效率是现有近防炮的50倍。”
陈司长提出新疑问道:“但敌方如果使用隐身技术或干扰手段呢?”
“所以我们开发了‘专门的探测雷达’。”
吴浩展示雷达波谱图,说道:“它可以发射长波和超长波,能探测到传统雷达无法发现的隐身目标。
而且,射长波和超长波不易被干扰,在宇宙环境中探测精度更高,也更加灵敏。
在模拟测试中,我们成功探测到了涂覆新型隐身材料的无人机模型,距离误差不超过5米。”
李建明摸着下巴思索说道:“防御体系很完善,但有没有考虑过‘非对称攻击’?比如黑客攻击母舰的控制系统。”
“这正是我们的‘量子防火墙’发挥作用的地方。”
吴浩调出网络安全架构图,说道:“在我们的设计中,母舰的核心控制系统采用量子加密通信,任何试图窃取数据的行为都会改变量子态,立刻被系统察觉。
同时,我们设计了物理隔离的‘影子系统’,当主系统遭受攻击时,影子系统能在10微秒内接管控制权——这比人类眨一次眼快了10万倍。”
程海峰看着密密麻麻的防御系统,忽然笑道:“感觉这艘母舰把人类现有和未来的防御技术都堆上去了。”
“因为太空中的威胁是多维的。”
吴浩调出宇宙环境威胁列表,“陨石撞击、敌方武器攻击、太阳风暴、黑客入侵……每一种威胁都可能致命。
所以我们采用了‘冗余设计’,仅动力系统就有核能、太阳能、化学能三种备份。
通信系统同时具备量子通信、中微子通信和传统无线电三种模式。甚至连舰员逃生舱,都配备了独立的推进引擎原型机。”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陈司长感慨道:“以前总说‘最好的防御是进攻’,现在看来,在太空中,最好的防御是‘系统性生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