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移驾乾清宫,接受后妃等内廷成员的叩拜和恭贺。
乾清宫结束后,皇上再次来到太和殿,入席后,为恭贺万寿节排练好的歌舞、杂耍等节目陆续开演。
宫宴的规格各有不同,太和殿中的万寿宴,宫女奉上的茶水是庐山云雾,殿外的千叟宴,茶水则是君山银针。
万寿宴的乾果四品分别是,奶白枣宝、双色软糖、糖炒大扁、可可桃仁,蜜饯四品是菠萝、红果、葡萄和马蹄,饽饽也就是点心,四品分别是金糕卷、小豆糕、莲子糕、豌豆黄。
千叟宴的乾果四品则是,怪味核桃、水晶软糖、五香腰果、花生粘,蜜饯换成了桔子、海棠、香蕉和李子,饽饽四品是花盏龙眼、艾窝窝、果酱金糕、双色马蹄糕。
“文艺汇演”和“茶话会”进行到下午两点,前朝宫宴才正式开始,奏乐、敬酒、用膳,流程包含多个礼仪环节,冷热、汤羹等菜品也各不相同,总数等达到一百零九品,酒水以玉泉酒为主。
酉时初(下午五点)。
张保躬身走到四爷身边,低声耳语回禀,“主子爷,苏培盛从宫外递了消息进来,道是主子爷早上刚出府,慧主子就发动了……”
他刚一过来,四爷的心就快速的跳了两下,担心府中出事,一听妍清发动,四爷就算能面色能维持镇定,端着酒杯的手,还是不受控制的抖了一下。
“慧主子有令,不让苏培盛往宫中递消息,直到申时末,慧主子平安产下五阿哥,才允许往宫中报喜,慧主子和五阿哥一切都好,母子平安,请主子爷放心。”
听张保说完,四爷悬着的心,才算恢复正常,将手中的酒杯放下,拿出帕子擦干净洒在手上的酒水,垂眸露出一抹浅笑,这个孩子倒是会挑时辰。
天下的百姓千千万,同一天生辰的人也多的很,不过今天可是万寿节,他的儿子又是皇孙,能和皇上同一天生辰,任谁知道都得说一声有福气。
他知道此事肯定不是妍清刻意为之,妍清不是那种用孩子做筏子的人,就连当初被皇阿玛称赞为祥瑞的龙凤胎,妍清都不喜欢。
既然不是人为,那就只会是凑巧,要不然,他也不会觉得这个孩子会挑时辰了。
心中如是想着,四爷却没打算在宫宴上向皇阿玛报喜,他自己讨好圣心就罢了,身为儿子可以说是孝顺,用儿子来邀宠,未免太过刻意。
再者,他尊重妍清的想法。
不过,他不想说,坐在上首的皇上,却没有错过儿子这边的动静,无他,四爷的位置离皇上太近了,两人之间只隔着诚亲王一个人的桌子。
“老四,可是有什么事情?”康熙语气温和的开口询问,殿中有礼乐丝竹之声,他询问的声量也不算高,不过距离近些的人,还是能听到的,都将目光投向了雍亲王身上。
四爷不算主动说,可皇上开口询问,他也不能欺君,而且此乃喜事,也没有必要隐瞒,当即站起身,恭敬的行礼回禀:
“回禀皇阿玛,非是什么大事,是府中的慧侧妃于申时末诞下一名小阿哥,乃儿臣膝下第五子,母子平安。”
因为他起身的动作,周围注意到的王公、朝臣更多,待听完雍亲王回禀的内容,心中就更酸了,太酸了,雍亲王这位侧妃也太会生了,他们府上怎么就没个和皇上同一天生辰的孩子呢。
当然,猜测雍亲王侧妃可能是用了手段,故意选在今天生产的人不少,一副催产药就能解决,没什么难的,只要家中有月份差不多的孕妇,就能够做到。
问题是他们没想到,人家雍亲王府想到并做了,而且这位慧侧妃不仅有,这个和皇上同一天生辰的儿子,还有一对龙凤胎呢,那个可不是人力能够左右的。
这件喜事,还不是雍亲王主动回禀,而是皇上亲口询问的,也不知雍亲王是运道好,还是手段高。
康熙闻言也是一愣,明显没想到会是这种事情,不过他身为帝王,反应速度很快,抬手轻抚胡须,唇角的淡笑扩大两分。
“皇室添丁是好事,人丁兴旺才是繁盛之兆,此子今日降生,倒是与朕这个玛法有缘,哈哈。”
“也是凑巧,稚子福薄,当不得皇阿玛如此夸奖。”四爷拱手谦虚了一句。
康熙看向四爷身后的几个孩子,弘晖和弘昭已是少年人模样,弘晅和初六年纪还小,“你家老四几岁了?”
“回皇阿玛的话,老四乃是四十七年腊月生人,今年已有七岁。”说是七岁,实际上只过了五个生辰而已。
“不错,都上前来,让朕这个皇玛法瞧瞧?”康熙笑着颔首,人活七十古来稀,即便是皇上,也无法抵抗衰老,日日长时间的批阅奏折,他的视力已经有些不太好了。
弘昭兄弟四人起身,走到四爷的桌前依次排开,“孙儿给皇玛法请安,恭贺皇玛法万寿无疆。”
“都是好孩子,既如此,皇阿玛问你们一个问题。”康熙语气平常的扔下一颗炸雷,“尔等异日之志,将若何焉?”
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是一颗炸雷呢,因为当年先帝也这样问过今上和裕亲王。
年长的二皇子福全回答:“愿为贤王。”
年幼一岁的皇上的回答却是:“愿效法皇阿玛。”
结果就是,皇上登基为帝,登基后将二哥册封为裕亲王,兄弟情深,君臣和谐,今天皇上又问出了这个问题,问的却不是儿子们,而是雍亲王家的几个皇孙。
就算心中明白,皇上不可能越过儿子,直接将皇位传给皇孙,心中却免不了反复思量,思量皇上只是随口一问,还是另有深意。
最先回答的自然是身为长子的弘晖,他沉吟了一瞬,拱手回道:“孙儿愿效阿玛,为皇玛法分忧解难、为大清竭尽所能。”
很明显,弘晖也知道先帝考校皇子之事,才会如此回答,措辞效仿皇玛法,并以阿玛为榜样,回答的合理得体,也表明了自己的孝心和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