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新年快乐】*

穿越一回,若是整日里游山玩水倚红偎绿,未免单调无趣。青史漫漫,志士人杰有若恒河沙数,然而唯有那些能够在时代变革之关头左右天下大势者,方能称之为中流砥柱,名垂青史。

房俊总有一种使命感,他能神奇的自千年之后溯流而上,来到这繁花锦绣的盛唐,冥冥之中或许自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名利权势富贵美女,如今他一切都唾手可得、尽情享用,然而在此之外,对于历史之轨迹,焉能没有一丝将其打破巢臼之野心?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既然有这样的能力的机会,任谁都想着更能够体现人生之价值与意义,而非是一味享受,将来两声唢呐一抷黄土,在这世上轻飘飘抹过,未曾留下丝毫痕迹……

人这一辈子应当如何渡过?

至少要在将来死去的那一刻回首前尘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亦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

屋外大雪纷纷,扑簌簌的落在庭院之中,屋内一盏灯烛,茶香氤氲。

两人席地而坐,手中一盏热茶,轻言慢语之间,商议着往后之策略。对于房俊来说,能否将东宫扶稳,在将来稳稳当当的继承大宝,关系他一生的宏伟理想能否顺利施展。李孝恭固然不大在意自己的前程,毕竟身为“宗室第一郡王”已然有了足够的名望,更多的权力或许适得其反。但眼下之局势已然到了不得不站队之时,一旦站错队,不仅仅是他自己,整个河间郡王府都将陷入灭顶之灾。

只看他在西域这边配合房俊将关陇势力连根拔除,关陇门阀一旦得势,岂能善罢甘休?

自家知自家事,李孝恭可以向李二陛下俯首称臣,为免遭受郡王猜忌甘愿交卸兵权,幽居府内贪色敛财以自污。然而若是将来晋王上位、关陇得势,想要压迫他李孝恭俯首称臣,甚至卑躬屈膝,那是绝无可能。

为了避免自己刚烈脾气面对晋王与关陇门阀之时破罐子破摔,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坚定的支持太子李承乾。

而这亦是房俊的立场,两人如今利益纠葛颇深,若是能够保持立场一致,彼此之利益自然愈发稳妥。

说到底,自古以来的朝堂之争固然大多打着光明正义的幌子,实则真正因为理念不和、志向不和之争斗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各自利益之争斗而已。

庙堂上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满口仁义道德微言大义,与争斤论两的贩夫走卒并无多大差距……

李孝恭饮了一口茶水,道:“眼下可以左右长安局势者,莫过于柴哲威。柴氏一门寡廉鲜耻,负心薄义,最是不可靠。此子手握左屯卫数万兵马宿卫玄武门,无论靠向哪边,都将对局势拥有着巨大的推动。想要东宫稳固,就得想法子防备柴哲威,只可惜本王交卸兵权已久,对于关中驻军之影响实在太低,纵然能够说服一些驻军护卫东宫,亦不过数千军兵,无法抵御左屯卫。”

他这番话还是说得委婉了一些,事实上,他认为如今局势之下,左屯卫几乎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数万精兵屯驻玄武门之外,向外可以扫荡全城护佑社稷,向内则可攻破玄武门占据太极宫,无论哪一方得到柴哲威的支持拥护,几乎可以说是已然占据了绝对之优势,距离事成也只有一步之遥。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房俊辅佐东宫,纵然柴哲威投靠过去且拥有擎天保驾之功,亦无法凌驾于房俊之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以柴哲威的心高气傲,怕是不可能辅佐东宫。

房俊执壶给李孝恭斟茶,淡然道:“柴哲威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左屯卫不足为惧。”

李孝恭愕然,他将柴哲威及其麾下左屯卫当作能够左右局势的强横力量,居然在房俊眼中这般不屑一顾?

可他不认为房俊是轻狂之人,想了想,问道:“是因为你留下的半支右屯卫?”

房俊颔首:“正是。”

神情随意,似乎此乃理所当然……然而你只留下了半支右屯卫啊!

李孝恭面色凝重:“长安之局势岌岌可危,想要稳住局势挫败那些野心勃勃之辈,就要仔细评估任何一方势力,宁可过于重视,却绝对不能轻视,如此才能更好的调兵遣将、运筹帷幄。”

房俊拈着茶杯,由跪坐改为盘膝而坐,笑道:“在下其实那般轻狂之辈?左屯卫疏于操练、兵卒懈怠,柴哲威更是草包一个,纵然只有半支右屯卫屯驻玄武门,在下亦相信左屯卫绝无可能越雷池半步!若无这份自信,在下又岂敢率领半支右屯卫西征,只留下高侃率领不足万人留守军营?”

自始至终,他都未将左屯卫放在眼中。

对于房俊的能力、眼光,李孝恭极为信任,见到房俊这般笃定左屯卫不足为虑,心下登时一松,笑道:“如此,本王可召集一部分关中驻军,一旦局势有变,即刻开赴长安城下,助东宫诛杀奸佞、扶保社稷!”

房俊目光闪动,略感惊讶:“郡王打算赶回长安?”

李孝恭颔首:“正是。”

顿了一顿,唏嘘道:“以往,本王虽然幽居府中,志气却不曾消磨半分,始终以‘宗室第一勋臣’自居,以为自己已久是当年那个统御千军万马,追随陛下涤荡寰宇的河间郡王。然而此番出镇西域,却深感物是人非,面对困局有心无力……本王已然落伍了太多,跟不上时代变化,即便留在西域,亦是徒然无功。还不如返回长安,凭借最后几分声望人脉,为太子殿下保驾护航,稳定社稷。”

想当年,他李孝恭言出法随,声望满天下的李靖也只能屈居麾下任凭驱策,纵然是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国之干臣亦要在他面前小心翼翼,程咬金、尉迟恭、秦琼之流更是喝叱犹如走狗。

然而幽居多年以后,此番来到西域,才发现自己的名望早已一落千丈,遍布西域的关陇子弟更是对他不屑一顾,安西军上上下下亦是阳奉阴违。

时代变了,他再不是当年纵横不败的无敌统帅,只是一个尊贵雍容的宗室郡王而已,身在西域,尽管身为安西大都护,名义上的西域最高统帅,却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前些时日更是被关陇门阀逼得不得不以“打草惊蛇”之计出走交河城……

这对于李孝恭这等曾经风光无限,至今已久骄傲至骨子里的豪杰来说,不啻于极大之屈辱,他已经无颜继续留在交河城。

房俊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知道这件事劝不得,也劝不动。

他蹙眉道:“郡王出镇西域,乃是圣旨所命,如今并无圣旨颁发,若是私自交卸官职返回关中,实乃大罪一桩,纵然陛下网开一面,怕是也难逃御史台的弹劾。”

李孝恭笑道:“谁说本王要交卸官职?”

房俊:“……”

不交卸官职,那更是擅离职守,罪加一等。

李孝恭道:“本王才不会给那些个御史言官弹劾的机会,此番出镇西域,婆颇多事故,本王已然老迈,体弱不堪,染病在身欲回长安诊治一番,待到病愈之后,再行重返西域。在此期间,由二郎代为行使安西大都护之之权……当然,这份奏疏本王会秘密递交至太子殿下手中,想必由太子殿下亲自交予礼部尚书封存记档,不至于使得消息外泄。”

房俊这才明白李孝恭打着什么主意。

自觉在西域丢尽颜面,以李孝恭之骄傲不然不能厚颜留在此地依靠房俊的手段来勉力维持局面,还不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偷偷摸摸的返回长安……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中华第四帝国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