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县,长坪村,骆家。
对于杨若晴的战斗力,老杨头和杨华忠他们是信服的。
毕竟自家这闺女,自打12岁那边被沐子川拒婚溺水,死而复生之后,整个人就像是得到了山神老爷的庇佑,不仅脑袋瓜变得无比的聪慧,心思变得细腻,胆子变得很大,就连拳脚功夫都被山神在睡梦中给传授了……
那时候对于闺女的转变,杨华忠和孙氏是偷偷的高兴,又偷偷的担忧。
他们曾经偷摸着去李家村那个当年还在世的半仙李婆婆那里占卜询问。
李婆婆给出的答复是,此女非彼女,天机不可泄露,让杨华忠和孙氏不要深究。
回家去好生善待和抚育这个闺女,将来,不仅对于老杨家,对于长坪村,对于某些人,都是带飞的机遇,一旦被带飞了,将来眠牛山这一整片地方都是她的福缘。
所以后来,对于杨若晴一天一个变化,杨华忠和孙氏都看在眼底,不去深究。
看着她做豆腐卖豆腐往返镇上酒楼,为家里赚取第一桶金。
看着她用赚来的钱,打破老杨家只给长房长子和长孙上学的这个规矩,将三房独立出来,另起门户,并且送弟弟大安进了学堂。
老杨家在长房长子和长孙身上,那些年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金钱,结果长子止步童生,长孙也仅仅只是秀才而已。
结果状元郎却出在了三房。
不仅如此,在卖豆腐发家的过程中,杨若晴跟村里的孤儿少年猎户骆风棠相遇相识相知,和骆风棠一起携手前进。
在生意上升期,她不是选择拉着骆风棠一起继续做买卖赚钱,而是果断支持他的投军决定。
回顾这些年,因为杨若晴和骆风棠的崛起,如同一棵参天大树,不仅笼罩老杨家,也惠及长坪村以及十里八村。
运输队,采药队,每隔两三年有旧人退出,就要招新,这么多年下来不知带动了十里八村多少贫困家庭,带着那些家庭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晴儿的能力,咱有目共睹!”老杨头长舒出一口气,目光欣慰的望着杨若晴。
“晴儿虽是我老杨家的闺女,但是,在今年之前,我老汉可以这么说,咱老杨家能有今日,都是靠着晴儿一手帮扶上去的!”
“晴儿是我们老杨家,今年之前,真正的顶梁柱,靠山!”
老杨头说的这番话,得到了在场众人的肯定。
只不过,老汉在这番话里,前后两次重点点出了‘今年之前’……
“爷,为啥你话里一定要加个‘今年之前’啊?”杨永青直接充当了在场其他人的嘴替,把大家的困惑问出了口。
老杨头笑而不语,甚至还慢条斯理的端起旁边的茶抿了一口。
这个哑谜,他有意让大家参悟去。
“哈哈,我懂爷的意思。”杨若晴笑了笑。
杨永青他们便都看向她,让她解惑。
“今年正月,我们老杨家,出了一件大喜事,光宗耀祖的,你们懂了吗?”
杨永青猛地拍了下大腿,牵动了伤口又是一阵龇牙。
边龇牙边说:“懂了懂了,大安,大安调任长淮洲巡抚,一洲的这个!”
他竖起他同样打了绷带的大拇指。
大拇指之所以打绷带,还不是先前在二胜家干架弄伤的?都肿了,但却不影响杨永青的好心情。
而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
确实啊,老杨家大安虽说之前是状元郎,在京城翰林院做事,但那些对于老杨家来说是一份荣耀。
这份荣耀却不能即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和对家族子侄的照拂。
就好比一个贫困家庭,父母双下岗,结果老天爷照拂让他们有一个好儿子,或者好女儿。
念书的时候都不需要父母如何操心,生来就带着最强大脑,每次考试都考第一,不仅班级第一,还是年纪第一,地区第一。
上了初高中,换了赛道,别人家父母又是送补习班又是请一对一私教的,寒暑假也没停歇过补课。
而你家孩子全都是靠自己,周末放假回来还得帮爸妈去出摊,干各种事情。
可是一场高考下来,你家孩子直接成了当地的文科或者理科状元,被清北大学录取。
当地的领导,从教育局到校长到镇长到街道办主任,大家亲自把录取通知书和当地zf对贫困学生的补助资金送到你家。
好了,到了这一步,你家孩子获得的也只是第一步:荣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从这一刻起,孩子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还不能转化为实际利益的东西。
那种东西,在家边,叫做面子。
从此你爸妈在街上出摊,人家聊起来都会提一嘴:那对父母有本事,供出一个高考状元来咯。
但你爸妈依旧要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摆摊,家里屋子破了,家具家电坏了,可能还会在修缮和换新之间犹豫徘徊,捉襟见肘。
你父母亲人病了,去当地的三甲医院看病,依旧要挂号排队,一切按照程序来。
可能上午拿的号,得拍到下午才能进去拍片,然后第二天才能出结果,得等!
但是,如果子女在清北大学里继续努力,一路高歌,那么当你毕业的时候,就不说赚多少钱了,只谈赚钱,格局太低。
咱就说你子女在学校表现优秀,做了选调生,又或者参加了国考……
卧槽,那就不得了。
从此你们一家人就等着被带飞吧!
就算每月到账工资看着也就那么回事,但是捧铁碗吃饭的香,是外面人所不能体会的。
不然,为啥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
古人,是用一代代人的经验和血泪做出的总结。
而老杨家三房的大安,好巧不巧,他对应的就是上面的那种例子。
而且,大安更牛逼!
在后世,高考状元有很多,每个省,每个市都会选出自己的大状元小状元来。
但大安的这个状元,可是覆盖整个大齐。
如同养蛊似的,从大齐成千上万的学子中,一层层,一遍遍的筛选,最后走到金銮殿,走到皇帝面前,由皇帝亲自点名的那个,才是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