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杨荣最善于察言观色,看朱瞻基脸上神色变幻,便猜出了他的心思,稍微沉吟了片刻道:“开疆扩土的声名固然好听,可打下的疆土,也要能守住才行?成吉思汗的死孙当年何其辉煌,他们的铁骑所到之处,莫不是攻城略地,打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疆土,在北方,西起今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tai国北部。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吐蕃地区和今新疆东部三个直属于朝廷的单位(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蒙古高原以北和辽河下游以北地区。对周围的邻国,元朝都曾进行过军事征服,有的还设置过行政机构。但又如何,不过是维持了数十年的功夫,在这十几年里,鞑子将自家的粮草去维护这些疆土,到头来肥了旁人,瘦了自己,这些国家还是独立了,大元的疆土不过中国一块而已。

鞑子也对安南(今越南)用兵三次,一度占领了安南,并派了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去监督行政,但在安南的激烈反抗下,最后不得不撤出。元朝在缅甸设置过缅中行省,存在的时间也很短,这些国家到最后还是独立了,反观鞑子,为了开疆扩土这个虚名,国内连年征战,为了应付庞大的战事,他们加以宫廷廪禄、宗藩岁赐,都需要巨额经费来支持。忽必烈急于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因而日益信用以“理财助国”邀宠的大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人主持国政。

这些人如何做的呢,除了向平民百姓增加税收外,别无他法,所以大元的百姓要承担、兴铁冶、铸农器官卖、“括勘”(追还被私人、寺院夺占的南宋公田,起征田赋)、“理算”(追征各地历年积欠的钱粮)、变更钞法等,使国家的收入显著增加。但吏治**,专注搜刮,流于横征bao敛,百姓怨声载道。

而他们为了对外战争,打造东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区徭役征发日益加重。人民不堪沉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纷纷起义。至元二十年,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两百余起,至元二十六年更增至四百余起。在这前后,爆发了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最终压垮了大元最后的一根稻草,建立不足百年的大元,先后有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率教众发动起事,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徐寿辉起义,最后大好的江山据此断送,昔日马蹄所到之处,皆是蒙古人的疆土,事到如今如何,不过从哪儿来,会到哪儿去吧,这世间除了漠北,还有那一处是他们的疆土呢?“

杨荣的声音不大,但人人对安南一事极为重视,因此谁也没开口说话,一时听得清清楚楚。

大殿里,无比的安静,唯独杨荣不紧不慢的声音,继续说了下去:“安南就是一个泥团,在哪里我们大明没有民心,纵然是打下了这场战事,可无休无止的战事,又该如何应付呢?因为微臣以为,对于安南承认其独立,然后加强压力,迫使他们成为我们的属国,年年岁贡岂不是更好,我大明既可获得好处,又可避免无休无止的征战,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瞻基轻轻一叹,在他内心深处已经厌烦了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事,可杨峥的话儿让他怦然心动,人不能只看当下,要着眼未来,若说这几句话放在数月前,他或许没有这么大的感触,可眼下朱祁镇出生,让初为人父的他,感触颇深,是啊,朕活着的时候,安南迫于我大明的强盛,不敢有所作为,可朕终有死的一天,那时又该如何是好呢?

他脑海里不由得浮现了建文帝与洪武祖爷爷的画面,当年朱元璋注重荆条除刺”理论,太子朱标性格仁厚,对父亲的屠杀功臣很是不满,经常竭力劝谏,朱元璋很是生气,便把一根荆条放在地上,叫太子拾起,太子见上面布满了刺,面露难色,朱元璋乘机教导他恶人就像这些刺一样,我现在在杀人就是除刺,我替你除了刺,未来你这个皇帝才好当啊。更让人担心的事朱元璋选定的太子于洪武二十五年先于朱元璋死去,继承人朱允文年龄既小又满身书卷气,这使得朱元璋更不择手段。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大明开国功臣几乎被诛杀殆尽。曾经与朱元璋出生入死为明朝建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冯胜、徐达都没有逃过这一劫。蓝玉案的牵涉甚广。

据《逆臣录》记载,“蓝党之狱”有1公2伯13侯,几十位将领被杀,株连被杀者余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虽然朱元璋为建文帝除去了心头之患,但是却埋下了另一个祸根,那就是藩王造反,朝廷面临无将可用,后来的事实证明,建文帝当时的担心是对的,他根本不足以驾驭这些藩王,所以才盲目的做出了削藩的重重错误的举动。

可换一个角度想想,若是当年的洪武圣爷爷,目光能远一些,在自己手中一举解决了藩王,还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么,自然是没有的,可洪武圣爷爷看到了是藩王戍守边疆,拱卫京师,却没看到藩王也会叛乱,自己留下这个安南,会不会又是下一个藩王呢?“

心头有了这个想法,越发觉得杨峥的话儿在理:“皇祖爷爷打下了安南,用了二十年治理,朕岂能因为吃了一次败仗便生出懒惰之心呢,眼下的局面虽不好,可咬牙挺一挺也就过了,再说了鞑子眼下忙于内斗,暂时无暇理会我大明,拿下安南眼下是最好的机会!“想到这里,目光一扫,落在了杨峥的脸上道:“杨爱卿,杨阁老的意见,你如何看?此事乃一等一的大事,你不可信口开河,好好想想再说?”

通过这么会儿功夫,杨峥早已有了计较,所以听了朱瞻基的喊叫,并不如何惊慌,同时也隐约感觉到皇帝的语气的变化,似对安南有了计较,只不过是找个台阶而已。明白了这种变化,话儿就好说了。

略一沉吟道:“微臣敬佩杨阁老的肺腑之言,但杨阁老的意见,微臣不敢苟同!“

朱瞻基双目一闪,看了他一眼,哦了声的道“刚才杨大人的意见你听到了,安南反复无常,纵是我大明派遣剿灭了安南,只怕又要陷入无休止的征战,此事乃我大明一等一的大事,万万掉以轻心不得,朕让你说出看法,你可要胡说才是?”

杨峥见识均不凡,尤其是《杨氏词话》一出,在士林中威望极高,眼看皇帝如此问,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来了兴趣,纷纷抬起头看向杨峥,要听听他说出怎样的花儿来。

杨峥早有准备,眼看众人如此模样,竟丝毫不见慌乱,抱拳道:“回禀皇上,微臣不敢苟同并非杨大人的言语是错误的,相反他的看法完全正确,安南人反复无常,黎利更是狡猾无比,对付这样的人,纵然我大明打了这场胜仗,怕是也要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

朱瞻基一听这话儿,顿时眉头皱了皱,不明所以。

便是杨荣也微微感到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他,心道:“这小子到底站在那一头的,莫非是临时变卦,可看这小子的模样,不像啊?只怕是阴谋,对一定有阴谋!“

场上算杨士奇最为了解杨峥,听他这般言语没丝毫的奇怪,心道:“这杨小弟只怕是有了法子了,这下劝皇帝撤兵安南怕是空想了?不过只要法子好,能将守住安南倒也不错?”

杨峥似没看到朱瞻基眼里的不满,继续说道:“但杨阁老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果然来了……?”杨士奇目光一闪,自言自语的道。

朱瞻基似也感到了变化,急切的道:“此话怎将?”

杨峥道:“刚才微臣已经说过了,世间的大事不能只看当下,要着眼未来,其实说到底,就是不能只看一件事的坏的一面,而忽略的它好的一面,秦始皇修长城发兵三十万,死伤无数,这是他的坏处,可正是这座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的长城,保护了华夏千年的文明,时至今日它依旧是我们阻挡鞑子最有利的城池,隋炀帝征发淮南民工十多万人修东汉陈登所开的邗沟直道,自山阳至杨子入长江,渠宽四十步,两旁皆筑工整平坦的御道,夹种杨柳。从长安到江都,修建离宫四十多座。

接着,他又下命疏浚汉代屯氏河、大河故渎与曹操所开白沟为永济渠,疏浚春秋吴运河、秦丹徒水道、南朝运河为江南河,整个工程耗时六年,是一条真正利民的大运河,可结果如何,世人的目光盯着是河运带来的灾难,却没看到运河的好处,事实上,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

^^^^^^^^^^^^^^^^^^^^^^^^

有书友问,何为御门听政,这里说一下,这里不算字数,因为字数已经够了。

说御字

御字,《说文解字》曰:御,驶马也。御字本来的意思是御驶车马。《论语•子罕》说:执御乎?执射乎?掌驾车,还是掌射箭?后演变为多义词,其中一义是指同皇帝有关事物的敬称。如皇帝的文章称御制文,诗词称御制诗,看书称御览,吃饭称御膳,喝茶称御茶,指示称御旨,宝座称御座,图章称御宝,器物称御器,医生称御医等。总之,就是皇帝亲自参与、亲自主持的意思。

说门字

门,就是门窗的门。永乐帝开始御门听政的门,不是普通的门,而是特指的门,就是奉天门(今太和门)。明朝皇宫分为前朝与后廷,前朝主要是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还有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群;后廷主要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大宫,还有东六宫、西六宫等建筑群。奉天殿前面的门叫奉天门,这座门位于三大殿的最前端。门前有广场,适合文武百官在此列班奏事。因此永乐帝选择奉天门作为御门听政的地点。

说听字

听字很有意思。现在简化字的听字,看不出它的原来意思。过去繁体字作听,左边一耳一(tín),为形声;右边一直一心,为会意。用今天的话诠释为:君王用耳倾听,听时要直心有德(直心为德)。《史记•李斯列传》说: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言。突出听政,而不是议政、理政、观政。常言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御门听政,贵在一个听字,重在一个听字。君王倾听大臣的声音,应真心听、诚心听、细心听、耐心听、虚心听。这是皇帝正确决策的前提与基础。

说政字

《论语•颜渊》曰:政者,正也。政字右偏旁为攴,《说文解字》曰:攴,小击也。这是字源学的颇有意思的解释。在这里,政主要是指军政大事、官员任免等。

总之,御门听政一词,通俗地说,御就是皇帝,门就是奉天门(清时移至乾清门),听就是听取各部院官员的奏报,政就是议商决定军国政事。也就是说,皇帝亲自到皇宫奉天门,主持朝廷会议,聆听内阁及各部院大臣的奏报或奏言,进行议商,做出决断,发布谕旨,贯彻实行。

!!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北雄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