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东海鱼头提醒您《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9????

?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_[(.)]???.の.の??”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_[(.)]???*?*???”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重重将其罩住!

?本作者东海鱼头提醒您最全的《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尽在[],域名[(.)]???+?+??

?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东海鱼头提醒您《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重重将其罩住!

?东海鱼头的作品《长生,从养鸡杂役开始》??,域名[(.)]???@?@??

?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

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

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

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

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

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

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

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

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噔!

破碎的金刚杵钉在了心缘大士体表的虚影之上,

瞬间将其打出了肉身之外。

舍利塔立刻高高飞起,

重重将其罩住!

紫金佛光笼罩虚影。

散发着忿怒、魔意的虚影没有发出丝毫的嚎叫,

反而更加暴怒地挣扎,

舍利塔也随之左右晃动,他高声怒吼:

“人间不空,誓不成佛!”

他早已入涅,可一点魔念不止,如今只为了灭尽天下苍生,得偿最后所愿。

然而脱离了肉身,在梵唱中的魔念虚影尽管依旧强横,却已没有了能够反抗舍利塔的能力,咆哮之中,声势却渐渐弱了下来。

只是虚影凝实,在佛光之下如开水浇下,滋滋作响,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执念之深,令得飞来的王魃和照戒都面色凝重无比。

照戒待在王魃的道域中没敢出来,心缘魔念虽被控制住,可源自心缘大士肉身的恐怖吸力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王魃则是飞落在了舍利塔前,看着心缘魔念如此坚定,不由得眉头微皱。

抬指掐算。

卜者,知前因,明后果。

但相比起推演未来之事,推算过去的事情却要容易了不少。

几乎是一瞬间,他的眼前便微微一晃。

随即他便看到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个个微小的洞穴如同蜂巢一般悬浮。

那赫然便是一个个真实膜眼。

只是这些真实膜眼实在太小,似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有涓涓细流,从这些孔洞中缓缓流出。

“这是大洪水之灾发生之前么?”

王魃心中一动。

眼前画面忽地一闪。

之前密密麻麻的微小黑洞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洞口。

大量的水流从其中倾泻下来。

只是依旧无人问津。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尽管已经知晓未来的结果,可心中还是不由得提了起来。

很快,洞口便迅速扩大,隐约能看到在这黑洞之中,似乎有某种存在正在不断拓宽洞口的大小。

而这个时候,水流已经大得惊人!

“是食界者!”

王魃心中一紧,眼中同时闪过了一丝恍然。

他之前还在想,以正常的真实膜眼扩张速度,西陀洲哪怕一开始无人注意,也足够反应过来,及时治理。

如今看来,却是界外的食界者发现了此处的真实膜眼,一下子加快了扩张的速度,这才让西陀洲的人没能及时反应过来。

就在这时,眼前一闪,一道身着素白方格僧袍的白眉老僧踏海而来,似是察觉到了异常,竟毫不犹豫地从真实膜眼之中飞了出去。

洪水如山倾海泄,滔滔不止。

随后又有僧众前来,可面对着已经极大的膜眼,众人皆是束手无策,有人尝试以身填补,却杯水车薪。

联想起昔日慈无所说的话,王魃这一刻升起了一丝明悟:

“心缘大士直接闯到界外……难怪当初慈无说他失踪了。”

接下来的情况也很容易猜到了。

心缘迟迟未归,群龙无首之下,人心散乱,于是有人欲要逃离,有人却难以割舍,西陀洲僧众就此分道扬镳。

接下来的画面也证明了王魃的猜想。

留守的僧众们尝试建造大船法器,保存民众、食物等等。

也许只救一城一国之人并不算难,可这些僧众们却太过贪心,又或者是太过慈悲,竟要将所有留在西陀洲的民众都救下来。

若是正常情况下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灵气足够,僧人们及时恢复法力,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做到这点。

只是这个时候,闯出界外许久的白眉老僧却终于回归。

相比之前,僧袍凌乱,气息明显低落了许多,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尘战。

但看到即将被彻底淹没的西陀洲,他深觉是自己的过失,最终做出了决定:

“界膜破损,洪水皆从此处而来,当以道域补之!”

“但这还不够。”

“洪水乃是界外之物衍化而来,若我以身为壳,以"空"为瓶,吸取这些界外之物和灵气,也许便能消解这洪水之灾,救下苍生黎民!”

这个办法,若是换做了别的修士,万万无法施行,只因修士所能承受的灵气有限,即便是炼虚修士,也不能无限制地吸收。

然而《元空无相》修的本便是无,是空。

既然一切皆空,自然足以容纳万物。

白眉老僧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以身填补膜眼,同时借自身道域,强行吸纳内外的混沌源质和溢散的灵气。

道域瞬间被界膜所融合。

也许是因为不断吸纳的混沌源质和海量的灵气,反哺了他和界膜,让他即便身融天地,却没有如其他人那般直接消失,而是勉强保存了自己的意识和身躯。

尽管随着道域与天地融合,他的意识最终还是走向了陨灭。

但在生命的尽头,他却发现一切并未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膜眼并未被完全填补,而是仍旧在扩张。

大量的洪水冲了出来。

而更加绝望的是,随着他的道域与天地融合,他对混沌源质和灵气的吸力也快速增强,直至将整个西陀洲乃至更远处的灵气全都吸干……

慈陆、慈昭……这些他看着长大的后辈们一个个因为灵气不再,法力耗尽而入涅。

凡人们失去庇护之后,也在大量的死去。

生命的最后,他的心里只余下深深的愧疚和自我怀疑。

难道,他做错了吗?

带着这样的困惑和痛苦,心缘最终入涅。

而最后的那个疑问,却在他的躯体之中重生。

数百年后,又在两位修士的来访中惊醒……

"呼——"

王魃轻轻停住了手指,停止回溯。

看向心缘魔念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叹息和怜悯。

他已经大概明白心缘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情况。

若要算起来,有些类似前世所言的电车难题。

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或者更多,两边人谁生谁死,全看心缘的选择。

一方生,则另一方死。

有所区别的是,心缘面对的情况,一边是海量的凡人,一边却是更为亲近的僧众、后辈。

条件也更为模糊。

在王魃看来,心缘当初的选择不能算错,追去界外斩杀食界者,这是从源头处解决问题,回返之后,以身填眼,同时汲取混沌源质和灵气,防止大洪水继续蔓延,也称得上是思虑周全、慷慨赴死。

唯一能被诟病的,便是其身为西陀洲的领袖,却孤身犯险,而没有安排好后事,使得西陀洲四分五裂,各自为战,是西陀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重要责任者。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情况紧急,西陀洲又承平已久,没能顾及得上也情有可原。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真实膜眼并未因为心缘以身填眼而被解决,反倒是西陀洲的僧人们因为心缘抽取灵气的缘故,殃及池鱼,最终纷纷身陨。

若在当时看,这自然是无从选择,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心缘从果推因的时候,情况便不一样了。

如果当初,他并没有选择出界斩食界者、填眼、汲取灵气来救凡人,而是带着一众僧人们另寻安身之所,这些僧众后辈们,是不是便不用死了?

自己出于慈悲救了一批人,却同样间接害死了信赖自己的后辈们,这般算起来,他到底是佛,还是魔?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都不一样。

唯一的麻烦在于,也许是因为意识即将消失,濒临生命尽头的心缘却被困在了这个问题里,最终诞生了一缕魔念。

想到这,王魃看向被舍利塔罩住愤怒咆哮的虚影,眼中略有不忍。

在他看来,善心、慈悲是一种很高级的天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这样的天赋,若是能力有限,往往要反受这天赋的伤害。

即便如心缘大士这样的一代高僧大德,却也饱受慈悲之苦,明明牺牲极大,却仍旧深陷于左右为难的道德拷问之中,哪怕是入涅之后,也仍旧难以安眠。

无关乎道心。

或许也只有慈悲之人,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这样的苦楚。

他虽不认同这样的理念,可对这样的人,却也难以生出厌恨。

似是察觉到了王魃眼中的怜悯,舍利塔中的魔念虚影猛然停住挣扎,任由佛光照在他身上,如同灼烧一般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却似是浑然不觉,带着一丝忿怒、不甘和痛苦的眼睛死死盯着王魃:

“你也觉得心缘做错了么?”

“你也赞同我亲手弥补过错吗?”

王魃微微摇头,忽地低声道:

“不管大士选择何种,结果都是一样。”

魔念虚影微微一怔。

“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只带着众佛国的僧众逃离,大士也依旧会为昔日没能阻止大洪水,以致西陀洲陆沉,众生殒命而痛苦余生。”

王魃平静开口道:

“或者,带着僧众及时去营救各佛国中的僧人,可谁又能尽数救下呢?总会有遗漏的凡人,大灾之下,总会有人要身死,这无从避免……既然无从避免,以大士的宽仁慈悲、护生求全之心,余生只怕也仍旧要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作何选择,于大士而言,结果不都一样么?”

“只不过是这痛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罢了,却也没有本质的区别。”

魔念虚影愣在原处,挣扎的动静不由小了些。

口中喃喃自语:

“结果……都一样?”

但他瞬间惊醒,如同疯魔一般晃动着舍利塔,魔意高炽,盯着王魃怒声大喝:

“你骗我!那么多人因我而死,这如何能一样!”

“若是我当初不吸纳周遭灵气,诸佛国弟子本该可以护持住自己和凡人,而不是如今的情况……他们全都入涅了!全都入涅了!”

王魃眉头微皱。

这也正是这个问题中最大的症结所在。

心缘的做法并不单纯是选择哪一方生或者死,他本想救下所有人,但结果却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造成了更加惨烈的损失。

所以从结果而论,若是心缘当初选择其他的办法,哪怕是不作为,可能结果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后来的心缘大士显然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更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只是对于眼前的这位老僧,他话到嘴边,却终究还是不忍说出口。

“大士,我们没人怪过您……”

照戒看着敬仰的心缘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不由面露悲色,上前低声劝慰。

却只得来魔念虚影的愤怒咆哮之声。

舍利塔佛光灿烂,照在魔念虚影之上,却始终无法将其渡化,反倒是魔念虚影竟一点点朝着心缘的身躯靠近,似是要重新回归。

察觉到这一幕的王魃心头一凛,当下心念电转,忽地开口沉声道:

“西陀洲有今日,大士不去责难那些食界者,却反倒是将一切因由归罪于自己,未免有些自傲自大了。”

魔念虚影闻言一滞,随后再次盯向王魃,面容狰狞中带着一丝迷茫:

“……你、你想说什么?”

迎着对方的目光,王魃平静淡然地回道:

“大士既然身融天地,想必也能感受到界外的情况,天地衰落,界外异兽,也便是食界者,其窥伺小仓界多年,大洪水之灾即便不是在西陀洲,而是风临洲、皇极洲,有食界者的参与,也必然是无可阻挡的浩劫。”

“大士欲要以一己之力拯救黎明苍生,却不知那界外还有诸多六阶食界者等着分享小仓界的这盘美食,大士难道以为就凭你一己之力,便能挡住泱泱浩劫,挡住界外那么多的食界者么?”

“你又将小仓界内诸多炼虚修士视为何物?”

“他们尚且不敢有此妄念!”

“若大士真有此心,王某只有四个字送之……”

“自不量力!”

“檀越!”

一旁的照戒却是听得忍无可忍,低声怒喝阻止。

哪怕他隐隐猜到西陀洲的今日,与昔日的心缘大士有着莫大的关系,却还是难以忍受对方被王魃这般羞辱。

舍利塔中,此刻却忽地安静了下来。

魔念虚影怔怔地立在佛光之下,周身的魔意在佛光的净化之下如烟气升腾,只是他浑然不觉,口中呆呆地念着几个字:

“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时而皱眉,时而怒目,时而又大笑……

伴随着这几个字,魔念虚影身上的魔意,竟一点点消散。

紧皱的眉头悄然抚平,狰狞的面孔也渐渐安宁。

他盘膝低头合掌。

身后的大佛佛像身上的裂纹悄然弥合,魔气哀嚎着消散。

虚影眉心和心缘大士肉身眉心处,重新生出了一点吉祥红痣。

纯白佛光从两者的脑后生出,如佛陀顿悟,洗尽铅华!

“这、这……”

照戒不敢置信地看着魔念虚影,又转头看向王魃,眼中尽是匪夷所思。

这分明是成佛得道的征兆!

可是……他刚才明明是在骂心缘大士,怎么会……

舍利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一震,竟是直接离开了魔念虚影,在半空中微微盘旋,似是在和魔念虚影叙说着什么。

魔念虚影笼罩在纯白佛光之中,圣洁纯净,与方才的魔意滔天判若两人。

他微微颔首,双眸似有无数经文流淌,侧目看向东方,如同洞见了什么,缓缓开口,佛音震荡:

“去吧,大劫将至,慈无师侄已经为我找到了传人,它更需要你。”

舍利塔似是不舍地朝着魔念虚影晃了晃,随即径直朝着东方飞去。

看到这一幕的王魃,心中若有所思。

而照戒却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大士,您、您难道已经……”

“我已经得道。”

魔念虚影,不,是心缘虚影微微一笑,充满了祥和宁静,随即看向王魃,盘坐在半空中,合掌欠身一礼:

“多谢小友点化,心缘之前犯了佛门大忌,"我执"太重,小友这四个字,真如当头棒喝,心缘受教了。”

王魃并未避开,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我执,便是太过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将自己的一切看得太重。

心缘大士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说到底便是自觉世间非自己不可,将西陀洲的好坏都归结于自身的选择,而一旦他认识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位,世间大势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而有所区别,那么这样的痛苦从根本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他的选择不重要,天地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王魃做的,便是点出这一点。

只是他也略有些好奇:

“大士如今的情况是……”

心缘虚影并不遮掩,平静道:

“我如今应该是要涅盘了。”

“但若是在风临洲的说法,或许我也可算得上是飞升。”

王魃微微一怔:

“这是何解?”

一旁的照戒眼中既有钦佩,又有羡慕,低声解释道:

“我西陀洲僧众与你们修士略有区别,若是正常修行,至六阶之时,便可引来飞升之劫,前往上界,但佛根深重者,却会于入涅之后,得上界"接引池"接引,再启下一世……”

王魃不由面露惊色,忍不住道:

“那岂不是谁都可以……”

照戒却似乎猜到了王魃想说什么,摇头道:

“由佛化魔,由魔入佛……却也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只是少有人能走得通……不过檀越倒是可以试试。”

“不错,小友佛性虽不及我那未曾谋面的弟子,却也是少有的宅心仁厚之人,若愿入我佛门,我可代师收徒。”

心缘虚影淡笑道。

王魃却是反应了过来,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大士是不是也看到了未来的大劫?可否告知在下,此劫究竟从何而来?”

心缘虚影闻言微微摇头:

“非是不愿说,实是看不透,我只知此劫乃是席卷整个小仓界之大劫,诸洲无有幸免,却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不过大劫自有来时,忧虑亦是无用,所谓劫难,也无非界内界外,小友即便执着知晓,又能如何?”

“有时候,还需放宽心,自管往前走便是。”

王魃一怔,这一刻却也幡然惊醒。

他一直囿于玄元子所言的天地大劫,心神牵挂,却反倒是拖缓了自身修行。

可只要自己足够厉害,任有千般劫难,自一力担之。

“多谢大士指点。”

心缘虚影却笑而不语,身形渐渐飘忽虚幻了许多。

“大士!”

照戒面色一惊。

心缘虚影面色平静:

“我本就是一缕魔念,如今魔意不再,顿悟成佛,也该是涅盘之时,不过……”

他扫了眼王魃和照戒,面露沉吟之色,随后竟径直投入了旁边胸口蠕动着洞穴的心缘身躯之中。

此刻魔念与身躯合而为一,心缘随即睁开双眸,信手将金刚杵推至照戒的面前。

“此宝还请你代我转交给我那徒儿。”

照戒连忙双手接过,至于"徒儿",显然便是远在北海洲的那位再世佛主了。

虽然对方明明从未见过,也本不该知晓,但顿悟得道的存在,拥有这等异能也是理所当然。

随后心缘又取出了一只布袋,交予了照戒:

“此为我西陀洲历年珍物,你且代为保管,其中一应珍宝,你皆可取用。”

照戒面色大惊,正欲推辞,但感受到心缘的目光,他还是郑重接了下来。

心缘满意地点点头,随后目光转向王魃。

平和的目光却仿佛洞察了什么,微有些皱眉:

“小友如今遇到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

他目露沉吟,随后伸手从素白僧袍之中,取出了一颗看起来颇为寻常的石珠子。

轻轻一弹,落在了王魃手中。

王魃微有些意外:

“这是……”

心缘平静道:

“这是五阶海珠,或许能解决你的一部分难题。”

“五阶海珠?”

王魃心中一动。

宗内倒是也有两颗,一颗在太和宫,一颗在纯阳宫。

只不过两颗海珠很早之前便已经耗尽其中的能量,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使用,是以他还从未使用过五阶海珠。

想到之前元磁道人无法脱身的难题,他顿时有了想法。

也没有客气,当即收下了此宝。

正欲感谢,这时心缘身躯忽地一震,那道心缘虚影竟是再度飞出,一瞬间便落在了王魃面前,抬手落在了他的肩上。

“大士……”

王魃和照戒同时面色一变。

但下一刻,心缘虚影抬手一甩,照戒一个趔趄,一阵狂风过后,他才震惊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刚刚踏足西陀洲的海岸边!

抬眼望去,却哪还看得到心缘大士和王魃的身影?

而与此同时。

茫茫幽暗小仓界界外。

界膜上一处极为细微、正在不断蠕动的洞穴中。

一道纯白佛光裹挟着一道身影蓦然从中飞了出来,随即落在了洞穴上方。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文明之万界领主狂神刑天我的门派有十一座坟王级特种兵黑雾求生:我有无限火力我在火影开直播辣手狂医跨万界游戏系统国乓!让我成为我的荣耀!!都市终极魔少网游:我财神,神宠多亿点怎么了夏初见易楠平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生存?欧皇表示有手就行网游:开局觉醒龙族血脉,我无敌了!皇城司第一凶剑星启:余生与你的宿命之旅万界神尊英雄监狱大神遇萌神邻家闺蜜爱上我救世主模拟器神药牧师网游之盖世大魔王网游之梦幻法师天庭淘宝店我的冰山美女上司武当宗师在都市王者荣耀之女神来临无限之配角的逆袭网游:挂机百万年,我醒来成神限制级巨星足球:满级天赋,欧洲豪门咽口水就算是假千金也要勇敢摆烂异世玩魔兽网友网游:一箭弑神!你管这叫平A?斗罗:在武魂殿我谈个恋爱怎么了网游之战神传说开局拉满进攻天赋,乔丹惊呆了带着公会穿越末日废土:第四天灾超巨锋霸兰帝魅晨系列之饮古神的诡异游戏NBA:我打球就是为了钱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人在木叶,暗部拷问忍者十年!无尽武力异世界的魔王大人升一级法强翻倍,你管这叫召唤?全职高手
墨坛书屋搜藏榜:绝地求生之主播穿越进游戏全息吃鸡大主播极爆机甲神LOL:超神之路马嘉祺,我想抱抱你穿越火线之幽灵狂袭3November的脑洞合集我怎么能是幕后黑手呢夏初见易楠平小说全本免费阅读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影魂之诗飞升失败后,玄学医妃宠冠全京城长生道君:我修为没有瓶颈鬼夫在上我在下开局一座龙窟,横推万界战场电竞:从0开始狐妖里的白龙你可能对我的剑有什么误解快穿做个好婆婆从拳愿刃牙到肌肉大明王无限流游戏海岛求生:我是鲛人我怕谁生死狙击之死神系统从食魂者开始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穿越忍3,拥有熟练度的我无敌了修真小农民叶凌天周雪青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良神仙混都市王者:六边形战士开创AG王朝打造修仙界第一世家我开局就被欢愉之神关注了妙手圣医[综漫]不是罪!魔法师拉斐尔传反派游戏(GL网游)嫡女毒妃麻衣如雪网游之离尘剑修神秘之劫合成物全是神话级,我无敌了柳云湘严暮是什么小说火影之宝箱系统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游戏穿越世界生存游戏,别人啃草她吃肉斯坦索姆神豪我的分身强无敌两世引我的养成系女友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星云求生:我在求生游戏当大佬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三角洲:开局获得天才少年系统重生游戏高冷大神的心尖宠穿越哆啦A梦世界,兑换万物系统篮筐与蜂鸟的第十二夜神奇宝贝世界里的幽灵顶流影帝强势占有!人在王者大陆,忽悠阿离穿白丝崩坏:拥有回响的我捏碎刀子刷好感刷到顶后,我却魂散了暗黑入侵:魔女她从不记隔夜仇万界:从一人之下开始扮演白月光快穿:老婆自动送上门,他爱了365次分手演练艾尔登法环:重生之我是太阳骑士崩铁:列车组都是我备餐提瓦特代码骇客笔耕者:文心长明TNT:天灾末世,从被绑架开始谢邀,人在崩铁,虚一直构穿回六零,闪婚军嫂,硬核求生山野囤居指南龙族:开局和皇女殿下成邻桌了孙二娘的包子铺绑定系统,回家种田续命名义同伟重生后逆袭从多特练习生到世界第一中场清冷老婆太会撩,秦少魂飘心乱乱无间轮回管理局火影:灭族前夕,系统救我于水火斗龙一之黑暗中的光假千金种田忙,渣爹一家悔断肠崩坏之不一样的空之律者开局兵变,向元帅大人献上忠诚全民深海游戏不是不爱吗?那舔我手的人是谁呀从黑色五叶草开始青龙刀诺手,主播你别边玩边笑啊re0从救下性转菜月昴开始转入尖子班的日常宋亚轩:要不这次选我吧宋总,你老婆跑了【相濡以沫】一人:纯阳未破,雷法称霸异人界快穿之纠正男主原神:我是BUG调试员觉醒女配剧本后,她成了团宠人在美漫,我是女英雄们的白月光火影之千手崛起云麓词心录:白云着布莱泽:伴兽之旅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